負步的意思、負步的詳細解釋
負步的解釋
徒步。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繿縷帶索,不以貿龍章之暐曄也;負步杖筴,不以易結駟之駱驛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餘少好方術,負步請問,不憚險遠。”
詞語分解
- 負的解釋 負 (負) ù 馱,背(坕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噄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遭受:負傷。負屈
- 步的解釋 步 ù 行走:步兵。步行(妌 )。徒步。信步。閑步。固步自封。望而卻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隨:步韻。步其後塵。步武前賢。 行走時兩腳的距離:步伐。步測。寸步難行。 事情進行的程式、階段、程度:步驟
網絡擴展解釋
“負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fù bù
基本含義:指徒步行走,即不使用交通工具或代步工具。
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
- 《抱樸子·暢玄》:“繿縷帶索,不以貿龍章之暐曄也;負步杖筴,不以易結駟之駱驛也。”(意為:即使衣衫褴褛、徒步拄杖,也不願用這些去交換華美的車馬服飾)。
- 《抱樸子·金丹》:“餘少好方術,負步請問,不憚險遠。”(描述作者為求學問不懼艱難徒步遠行)。
補充說明:
- 該詞由“負”(背負、承擔)和“步”(行走)組成,字面可理解為“以雙足承擔行走”,強調無輔助的步行狀态。
-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文言文研究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引申含義,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步(fù bù)一詞來源于中文漢字,其拆分部首是貝和止,筆畫總數為七畫。在繁體字中,負步保持相同的拼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負步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下面是一個關于負步的例句:他的負步非常穩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負步的組詞包括:負重步、負重而遠行、負隅頑抗等。與負步近義的詞有:倒退、倒走、後退等。相反義的詞彙有:前進、進步、邁步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若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答,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