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的意思、佛光寺的詳細解釋
佛光寺的解釋
[Foguang Temple] 中國現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縣佛光山。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說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會15年。大殿、配殿還有唐幢、唐塑、壁畫、墨迹題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間的瑰寶
詳細解釋
古代著名佛寺之一。在 山西省 五台縣 城西南。寺創建于 北魏 孝文帝 時。大殿建于 唐 大中 十一年,配殿建于 金 天會 十五年。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八:“《唐穆宗實録》: 元和 十五年四月四日, 河東 節度使 裴度 奏: 五臺山 佛光寺 側,慶雲現。”
詞語分解
- 佛的解釋 佛 ó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龛。佛事(*********誦經、祈禱及供奉佛
網絡擴展解釋
佛光寺是位于山西省五台縣佛光山的一座千年古刹,其含義可從以下五方面詳細解析:
1.地理位置與創建背景
佛光寺坐落于五台山南台西麓,三面環山,西向開敞,現存建築群依山勢梯田式分布。據記載,該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因孝文帝途經五台山時目睹佛光奇景而建寺紀念。
2.曆史沿革
- 北魏創建:初名“佛光寺”,後在北周武帝滅佛及唐武宗會昌滅佛(845年)中遭毀,僅存祖師塔。
- 唐代重建:現存核心建築東大殿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為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構殿堂建築。
- 金代與明清擴建: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增建文殊殿,明清時期陸續修建天王殿、伽藍殿等百餘間附屬建築。
3.建築特色
- 東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庑殿頂,采用“金廂鬥底槽”木構架,鬥拱碩大、出檐深遠,體現典型唐代風格。
- 文物“四絕”:保存唐代彩塑35尊、壁畫、墨書題記及北魏至金代墓塔,其中佛像體态豐腴、線條流暢,展現盛唐藝術特征。
4.文化價值
佛光寺是研究中國古建築、宗教藝術的重要實證,其唐代木構建築技術填補了國内空白。梁思成評價其為“中國第一國寶”,并稱其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曆史”。
5.地位與保護
1961年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世界文化遺産五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寺院布局疏朗,主次分明,體現了唐代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清涼山志》及梁思成考察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佛光寺一詞的意思是指一座供奉佛陀并散發着光明的寺廟。下面将會對佛光寺一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意義來源、繁體字、古時漢字寫法、例句等方面的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佛光寺一詞中的“佛”字的拆分部首是亻(人類)并由7畫組成,它代表着佛陀;
“光”字的拆分部首是兒(人兒)并由6畫組成,它代表着光明;
“寺”字的拆分部首是宀(寶蓋)并由9畫組成,它代表着寺廟。
意義來源:
“佛光”二字的來源是佛教的一種表述方式,意為佛陀的光明或佛陀所散發的智慧與慈悲之光。佛光寺代表着一座散發着佛陀光明的寺廟,寄托着人們對佛陀智慧與慈悲的敬仰之心。
繁體字:
佛光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佛光寺」,字形結構保持不變,隻是書寫形式略有差别。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佛光寺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字形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意義和拆分部首仍然保持一緻。
例句:
1. 我們特地前往佛光寺朝拜,感受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2. 佛光寺的香火始終旺盛,吸引了許多信衆前來參拜。
組詞:
佛教、佛陀、佛經、光明、寺廟、*********
近義詞:
佛寺、佛堂、佛廟、佛院
反義詞:
道觀、道院、道廟、道堂
希望以上内容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