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焚逸的意思、焚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焚逸的解釋

亦作“ 焚軼 ”。燒毀、散失。《新唐書·劉子玄等傳贊》:“臣盜再興,圖典焚逸。”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歆 原數三萬三千九十卷, 固 節其猥冗,僅得十之三四。大概 新莽 之亂,焚軼之餘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焚逸”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例證:

    • 《新唐書·劉子玄等傳贊》中提到“臣盜再興,圖典焚逸”,意為動亂後典籍被焚毀散失。
    •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分析典籍流失原因時,指出“焚軼之餘”是新莽之亂後的結果。
  2. 現代用例:

    • 詩句:“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引自、3),通過“焚逸”的否定形式,強調文獻保存的珍貴性。

相關詞語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尤其在讨論曆史文獻保存問題時常見。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釋,網絡資料需結合權威來源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逸(fén yì)這個詞指的是燃燒或燃燒後的煙熏氣焰,也可形容錯綜複雜的煙雲缭繞的景象。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火(huǒ)和乙(yǐ),火代表火焰,乙代表上升。 焚逸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詩經·邶風》中的《羔裘》一詩,其中有“闵彼行人,言師之訛。焚逸死亡。”詩人通過描繪燃燒的火焰來表達他對言行不真實的人的反感之情。 在繁體中文中,焚逸的寫法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焚逸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漢字的結構稍微有些差異。 一些例句可以是:“山火蔓延,焚逸煙雲彌漫。”、“夜幕降臨,篝火閃耀,熊熊焚逸。”。 與焚逸相關的組詞有焚燒、焚化、燃逸等。近義詞可以是火焰、燃燒、燃燼等。反義詞可能是熄滅、撲滅、燃燒不起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