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正己的意思、奉公正己的詳細解釋
奉公正己的解釋
奉行公事嚴格地約束自己。
詞語分解
- 奉公的解釋 奉行公事克己奉公奉公守法詳細解釋奉行公事,不徇私。《商君書·定分》:“故智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後漢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
- 正己的解釋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禮記·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唐 李翺 《答侯高第二書》:“君子正己而須之爾,雖聖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書》:“夫省文以期實效,坦懷以合
專業解析
“奉公正己”是由“奉公”與“正己”組合而成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内涵包含兩重遞進意義:
- 奉行公事:指嚴格遵循國家法律、社會規範及職責要求行事。《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奉行公事,遵守法令”,如《漢書·蕭何傳》記載“何謹守管籥,因民之疾奉公法”,體現官員恪守職責的準則。
- 端正自身:強調通過自我約束實現品德修養,《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指出“正己”要求“以正直标準要求自己”,如宋代朱熹所言“治人者必先自治,正己而後可以正物”,突顯道德自律對公衆事務的影響。
該成語現多用于描述公職人員或管理者的職業操守,既要求依法履職的公共性,又包含廉潔自律的個體修養要求。在《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中,其釋義被歸納為“執行公務時恪守法規,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如明代海瑞任淳安知縣期間,通過削減自身俸祿、整頓吏治實現“奉公以勤,正己而率下”的治理成效。
網絡擴展解釋
“奉公正己”是一個古代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奉行公事時嚴格約束自身,強調在履行公務的過程中保持廉潔自律的态度。該詞帶有褒義色彩,常用于形容官員或公職人員恪守職責、嚴于律己的品行。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魏書·高道穆傳》中記載:“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此句描述北魏官員楊機(字道穆)為人正直,長期堅持公正自律,受到當時社會的贊譽。
三、結構分析
- 奉公:恪守職責,忠于公事;
- 正己:端正自身行為,修身自律。
二者結合體現儒家思想中“修身”與“為政”的統一,即通過自我約束實現公正履職。
四、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賓語,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準則。
- 示例:
“他一生奉公正己,深受百姓愛戴。”
- 近義詞:奉公克己、克己奉公
- 反義詞:貪贓枉法、假公濟私
五、現代意義
該成語在現代仍具現實意義,強調公職人員應秉持廉潔自律的職業操守,尤其在法治社會背景下,可作為廉政文化的典型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魏書》原文或相關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詩詞名句網等來源的詳細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半蟾悲雨變火别籍異居不登大雅之堂朝三暮二城阖臣宰池文疇壟椿舍疵國磁力調體鬥八負固葛屦履霜共人宮營遘愍官籍關節點桂柁過送橫斂厚善護理沍陰家王靜局坑焚累囚菱鑒靈巧鹿場論秀煤煙子密麻麻貧氣騎步寝殿蚯螾曲街三婦豔三門峽殺傷半徑生産資料聲榮剩餘價值失饑傷飽收恤束衽私喪睟顔所宜踏翠洮研文錦吳大皇帝宵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