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馮鄧的意思、馮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馮鄧的解釋

東漢 馮異 、 鄧禹 的并稱。二人同為 光武 功臣。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大梁寓署對雪有感》詞:“嘆河名 官渡 , 袁 曹 安在;地連 南頓 , 馮 鄧 徒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馮鄧"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專名組合,現從漢語詞彙學角度進行解析:

一、詞源構成 該詞屬複姓連綴結構,由東漢開國功臣馮異、鄧禹二人的姓氏縮略而成。二者均為光武帝劉秀麾下"雲台二十八将"核心成員,史書常以"馮鄧"并稱指代東漢初年軍事集團領袖。

二、曆史語義 在《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典籍中,"馮鄧"承載着特定曆史語境含義:

  1. 功勳象征:馮異以"披荊斬棘"平定關中,鄧禹獻策"延攬英雄",二者共同奠定東漢基業
  2. 将相典範:馮異被譽"大樹将軍",鄧禹拜大司徒,體現武将文治的雙重典範價值
  3. 政治隱喻:後世文學常借"馮鄧"喻指輔國良臣,如宋人詩句"馮鄧功名付昆玉"

三、當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見于:

  1. 曆史研究領域特指東漢軍事集團
  2. 書法藝術中作為楹聯創作題材
  3. 姓氏文化研究中的複姓組合案例

(參考資料:中華書局《後漢書注譯》、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人名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馮鄧”是東漢時期兩位著名将領馮異與鄧禹的合稱,兩人均為光武帝劉秀的重要功臣。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馮鄧”指東漢開國名将馮異和鄧禹。馮異以謙遜著稱,曾助劉秀平定河北,官至征西大将軍;鄧禹則是劉秀早期謀士,位列“雲台二十八将”之首,被封為高密侯。

  2. 曆史背景
    兩人在光武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屢建奇功,如馮異在“崤底之戰”大破赤眉軍,鄧禹參與平定河東、關中地區。後世常将二人并稱,以代指功勳卓著的武将組合。

  3. 文學引用
    清代詞人陳維崧在《沁園春·大梁寓署對雪有感》中寫道:“嘆河名官渡,袁曹安在;地連南頓,馮鄧徒勞”,借兩人典故抒發曆史興亡之歎。

  4. 其他釋義
    部分資料提到“馮鄧”被引申為形容人群聚集或争論的場景,如“熱鬧得像馮鄧一樣”。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主要見于現代網絡釋義,建議以曆史人物本義為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稗粝白舍人行詩圖迸泉飙舉朝物吃白相飯毳錦打剌酥倒惑得勁頂代遁迹藏名防風粥凡固番使風飙伏利閣帖虼蚤性古吉拉特人合得着和宜懷才抱器黃膠黃傘格互備見于假似經綸滿腹看落匡相勑命冷冷淡淡樂玩燎禋緑暗紅稀馬蠲米粒雪鳥踴齧臂為盟橋路欽蹈青坻覃及親逖全直三大發明色陣擅長嗣讓溲麪脫戶娃草無二賈俠節相制小麥宵雅夏首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