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馮夷 。《文選·枚乘<七發>》“六駕蛟龍,附從 太白 ” 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昔 馮遲 太白 之禦,六雲霓,遊微霧,騖忽荒。 許慎 曰: 馮遲 、 太白 , 河伯 也。”按,今本《淮南子·原道訓》作“馮夷”。參見“ 馮夷 ”。
“馮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來源可結合多方面的文獻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馮遲”指代河伯,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又名“馮夷”。在《文選·枚乘<七發>》的唐代李善注中,曾引用《淮南子》的記載,描述馮遲與太白共同駕馭神龍、雲霓等神話場景,進一步佐證其與河伯身份的關聯。
文獻記載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今本《淮南子·原道訓》中寫作“馮夷”,而非“馮遲”。這一差異可能是古代文獻在傳抄或注解過程中産生的異文,表明“馮遲”可能是“馮夷”的别名或不同版本的寫法。
讀音與注音
該詞的拼音為féng chí,注音為ㄈㄥˊ ㄔˊ。部分典籍(如《漢語辭海》)将其歸為生僻詞,主要用于古籍研究領域。
相關考證
根據許慎的注解,“馮遲”與“太白”同為河伯的稱謂,而“馮夷”在《莊子》《山海經》等文獻中更常見。這種多重命名可能反映了古代神話體系的地域性或演變過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淮南子》《文選》原典,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部分來源見、3、4、5、7)。
《馮遲》是一個常見的中國姓氏,源于漢字,其拆分部首為冫和車,筆畫數為12。馮遲的繁體字為馮遲。
在古時候,馮遲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銘文、金石文和書法作品的研究,馮遲的漢字寫法可能是“馮遲”、“馮遟”或“等遲”等。
以下是一個關于馮遲的例句:
馮遲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
一些由馮遲組成的常見詞語或姓氏還包括:馮國璋、馮國瑜、馮婉容。
以下是一些和馮遲相關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馮長青、馮暢、馮貞。
反義詞:李曉明、張豔麗、王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