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粉本的意思、粉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粉本的解釋

(1).畫稿。古人作畫,先施粉上樣,然後依樣落筆,故稱畫稿為粉本。 唐 韓偓 《商山道中》詩:“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 宋 蘇轼 《閻立本職貢圖》詩:“粉本遺墨開明窗。” 王十朋 集注:“ 唐明皇 令 吳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雲:‘臣無粉本,并記在心。’”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一:“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前輩多寳蓄之;蓋其草草不經意處,有自然之妙。 宣和 、 紹興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 清 方薰 《山靜居畫論上》:“畫稿謂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2).指圖畫。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 麟閣 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歸矣。如斯者古今能幾?” 清 曹寅 《寄姜绮季客江右》詩:“九日籬花猶寂寞, 六朝 粉本漸模糊。” 缪鴻若 《題擔當和尚畫冊》:“休嫌粉本無多剩,寸土傷心下筆難。”

(3).比喻底本、基礎等。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曲譜者,填詞之粉本,猶婦人刺繡之花樣也。” 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退思此事實創舉,豈有粉本供師資。”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至謂作者搜采異聞,乃設煙茗於門前,邀田父野老,強之談説以為粉本,則不過委巷之談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粉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但核心指向繪畫領域中的特定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粉本”原指中國古代繪畫創作中的畫稿或底稿。古人作畫時,先在稿本上用粉筆勾勒輪廓,再依此落筆完成正式作品,因此得名。

二、詳細解釋與制作方法

  1. 傳統技法

    • 方法一:用針在畫稿墨線上刺小孔,撲粉于紙、絹或牆面,依粉點作畫。
    • 方法二:在畫稿背面塗白垩或土粉,用簪钗按正面墨線描摹,使粉痕印于載體,再依痕落墨。
    • 初稿需反複修改(即“九朽一罷”),後用透明紙或絹覆墨線,背面勾鉛粉制成粉本,再轉印至正稿。
  2. 功能與意義
    粉本主要用于大型創作前的草稿設計,類似西方油畫的素描稿,确保正式作品的準确性。其草稿中“不經意處”常蘊含自然之妙,被曆代畫家珍藏。

三、曆史文獻中的記載

四、引申含義

  1. 指代圖畫本身,如清代納蘭性德詞中“麟閣才教留粉本”。
  2. 比喻基礎或底本,如李漁《閑情偶寄》将曲譜比作填詞的“粉本”。

五、其他語境中的誤用

少數資料(如)将“粉本”解釋為書籍副本,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誤讀。主流權威釋義仍集中于繪畫領域。

總結

“粉本”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概念,既指代畫稿的物理形态,也承載藝術創作的嚴謹性與靈感捕捉過程。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技法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山靜居畫論》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粉本(fěn běn)一詞是指記錄花銷或者賬目開支的本子。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米和本,來源于米與本子的合并。繁體字寫作「粉本」。 在古代,「粉本」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對于這個詞的确切古代漢字寫法暫無明确資料。 以下是一個使用「粉本」的例句:我用粉本記錄了我每天的開銷。 與「粉本」相關的組詞包括:記賬粉本、開支粉本、家庭粉本等。 同義詞:帳本、賬簿。 反義詞:白紙。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再次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