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分兵的意思、分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分兵的解釋

猶言分派軍隊。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輒復分兵命鋭。”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至于分兵出界,公然為惡,亦必不敢。” 宋 文天祥 《平原》詩:“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入 鹹京 。” 茅盾 《子夜》十:“ 長沙 孤城難守, 張桂軍 自然要分兵取 嶽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分兵是漢語軍事術語,指将原本集中的兵力分散部署或派遣至不同方向、區域執行任務,核心含義為“分散兵力”。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分兵:分開兵力;分散部署軍隊。

    例句:“分兵把守要塞,以防敵軍突襲。”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0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分兵:動詞,指将兵力分成幾部分行動。

    例證:“分兵兩路,夾擊敵人。”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


三、曆史典籍與軍事用例

  1. 《孫子兵法·虛實篇》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強調集中兵力對抗分散之敵,反向印證“分兵”需謹慎。

    來源:中華書局《孫子兵法校釋》,2018年。

  2. 《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分兵救趙”,遣英布率軍支援巨鹿之戰。

    體現分兵用于多線作戰的戰術意圖。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1959年。

  3. 《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北伐時“分兵屯田”,兼顧作戰與後勤。

    說明分兵亦可服務于長期戰略。

    來源:中華書局《三國志》,1982年。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含義


五、語義辨析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3. 孫武著; 李零校釋. 《孫子兵法校釋》[M]. 中華書局, 2018.
  4. 司馬遷. 《史記》(點校本)[M]. 中華書局, 1959.
  5. 陳壽撰; 裴松之注. 《三國志》[M]. 中華書局, 1982.

網絡擴展解釋

“分兵”是軍事術語,指将兵力分散或分派到不同區域執行任務,常見于戰略部署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分散兵力
    指将原本集中的軍隊分開使用,例如“分兵而進”指分路推進,或“分兵把守要隘”強調分散守衛關鍵據點。

  2. 戰術策略
    通過分兵可實現多線作戰或牽制敵人,如“在關鍵陣地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剩餘部隊轉為防禦”。

二、曆史與文學用例

三、應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總結來看,“分兵”是靈活調配兵力的策略,需結合戰場實際選擇集中或分散,以達到制勝目的。

别人正在浏覽...

哀籥翺翺賓空慚讷攙襲抄家鈔錄承志籌椀除狼得虎徂齡對牛彈琴飛橋鳳鳴負案溝封官叙龜孫國賓雇用蚝蛎候情虎落平川尖利濟良所禁軒具全亢音高唱可操左券撈本勞心連雞黎地李紳栾巴噀酒廟塔末代囊載納善納異偶犯抛垛抛錨鋪行遷報乾颡然灰三十二相山郎山相少年中國說實騰騰疏勺桃浪髫孺同敝相濟窩窩頭無萬千縣輿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