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衣的意思、绯衣的詳細解釋
绯衣的解釋
(1).古代朝官的紅色品服。《新唐書·薛蘋傳》:“所衣緑袍,更十年至緋衣,乃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未幾,除祕書少監,賜緋衣、銀魚、象笏。” 清 錢謙益 《題喜複官诰贈内》詩:“我褫緋衣緣底罪,君還紫誥有何功?”
(2).借指官吏。 清 王晫 《今世說·雅量》:“ 李鄭生 遊學 白鹿洞 ……夜半孤燈,忽見緋衣滿室,不之動。吟誦自如。”
(3).紅色衣服。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有一個緋衣仙子來相訪。他挾青衫擲還 阮郎 。”
詞語分解
- 绯的解釋 绯 (緋) ē 紅色:绯紅。深绯。淺绯。绯桃(桃花)。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衣的解釋 衣 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着(?)。衣冠。衣架。衣錦還(俷 )鄉。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中醫把胎盤和胎膜統稱為“胞衣”。 姓。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绯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古代朝官的紅色品服
- 绯衣是古代官員品級制度中的一種服飾,顔色為深紅色(绯色)。不同朝代對官服顔色有嚴格規定,例如唐代四品、五品官員穿绯衣。《新唐書·薛蘋傳》記載:“所衣緑袍,更十年至緋衣,乃易”,說明官員晉升後需更換绯衣。
2.借指官吏
- 因绯衣是官員身份的象征,文學中常以“绯衣”代指官吏。例如清代王晫《今世說·雅量》中描述“緋衣滿室”,即用绯衣隱喻官吏群體。
3.紅色衣服的泛稱
- 廣義上可指代紅色衣物,如明代顧大典《青衫記》中“緋衣仙子”即形容穿紅衣的女子。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也提到官員被賜“緋衣”作為榮譽。
補充說明
- 顔色等級:绯色在唐代官服中屬于較高品級(如四品深绯、五品淺绯),與綠色、紫色形成等級區分。
- 文學意象:绯衣在詩詞中常與仕途、身份相關聯,如清代錢謙益詩句“我褫緋衣緣底罪”暗含官職變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服制度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新唐書》《能改齋漫錄》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绯衣這個詞,它的意思是指紅色的衣裳,通常指的是婦女的朝服。下面來具體了解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绯衣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它們分别是“纟”和“衤”。其中,“纟”是紅色的意思,用于表示紅色相關的事物;而“衤”則表示衣物。兩個字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绯衣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詞典《說文解字》中。在古代,绯衣是仕女朝服的一種,通常為紅色。由于紅色在古代被認為是吉祥和喜慶的象征,所以绯衣在古代的重要場合和慶祝活動中都會被使用。
繁體:
绯衣在繁體中的寫法和簡體一樣,也是「绯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绯衣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它的結構和現代漢字保持一緻,隻是字體的樣式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例句:
1. 她穿着一襲绯衣,美麗動人。
2. 在盛大的婚禮上,新娘身着绯衣,顯得特别醒目。
組詞:
绯衣可以和其他詞彙組成一些新詞,例如绯聞、绯聞女子、绯戀等。
近義詞:
與绯衣意思相近的詞有紅衣、朝服等。
反義詞:
绯衣的反義詞是素衣,指的是沒有花色或圖案的衣物。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