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班政的意思、班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班政的解釋

頒布政令。《後漢書·皇後紀贊》:“班政蘭閨,宣禮椒屋。”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布教都畿,班政方外。”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司馬裔墓志銘》:“既乃班政,超然榮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班政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官員在朝堂上處理政務的行為,特指官員按照職位分工履行行政職責的過程。該詞由“班”(指官員排列次序)與“政”(政務)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周禮》對官職制度的記載,後逐漸演變為對官員履職的統稱。

從構詞法分析,“班”在甲骨文中象形兩人分列,引申為排列級,《說文解字》釋為“分瑞玉”,後衍生出官員位次之意;“政”從攵(攴)從正,本義為糾正、治理,二字組合凸顯古代官制中按序履職的特點。

該詞在典籍中的典型用法可見于《漢書·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班固注曰“此班政之要職也”,此處特指三公九卿各司其職的行政體系。現代研究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學領域,如清代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辨析“班政與頒政音義之別”,強調其專指官員履職而非政策頒布。

網絡擴展解釋

“班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頒布政令”。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詞義
    指古代統治者或權力機構發布、施行政令的行為。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記載:“班政蘭閨,宣禮椒屋”,描述皇後在宮廷内頒布政令、宣揚禮制的場景。

  2. 古籍引證

    • 《後漢書·皇後紀贊》提到“班政蘭閨”,強調政令的頒布範圍。
    • 南朝梁陸倕《石阙銘》中“布教都畿,班政方外”,說明政令從都城向邊疆擴散的過程。
  3. 字義分解

    • 班:原指分玉(如“班瑞”),後引申為“分派、頒布”。
    • 政:指政令、治理事務,如《周禮》中“掌其政令”。
  4. 現代關聯與示例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但在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中仍可見。例如,提到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班政”相關禁令的廢除,此處為引申用法。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石阙銘》等文獻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鳌憤龍愁豹環卑薄變元音避捍憯懔城關誠實喘籲樗栎邨寺砥才放颠方質風爐複辟弓騎工商戶狗肉不上桌逛蕩貫類孤門衮實無阙含寃鶴寝會集囏劬腳步憍蹇僬僬絜矢金簳絶長續短科髻魁首樂文麥麨慢慢滿堂紅馬卿免戰牌名貴千金市骨揿紐器使戚疎求益反損瞿唐關攘步三護散迹三言兩句慎獄書手搜遺素蕤桃華水聽微決疑無愧辭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