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赴燭的意思、飛蛾赴燭的詳細解釋
飛蛾赴燭的解釋
見“ 飛蛾赴火 ”。
詞語分解
- 飛蛾的解釋 蛾子。有趨光的習性。 晉 崔豹 《古今注·蟲魚》:“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晉 張協 《雜詩》之一:“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 唐 杜甫 《寫懷》詩之二:“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
- 燭的解釋 燭 (燭) ú 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包上蠟油,點着取亮的東西(古代亦稱“火炬”):蠟燭。花燭。燭光。燭淚。燭台。風燭殘年。 洞悉:洞燭其奸。 燈泡瓦特數的俗稱:十五燭的燈泡。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飛蛾赴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一、釋義與比喻
該成語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的行為,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其核心意象源于飛蛾因趨光性撲向燭火而喪命的現象,暗含對盲目冒險或缺乏理性判斷的批判。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宋代黃庭堅《演雅》詩:“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詩句通過對比蛣蜣(蜣螂)與飛蛾的行為,諷刺了某些看似執着實則愚昧的選擇。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自取滅亡的行為(如“此舉無異于飛蛾赴燭”)。
- 成語結構:主謂式,四字格。
四、近義詞與擴展
- 常見近義詞:飛蛾赴火、飛蛾投焰。
- 英文釋義:Bring destruction on oneself。
五、示例與延伸
可結合詩句或現實場景使用,例如:“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風險,猶如飛蛾赴燭。”需注意語境中的貶義屬性,避免誤用為褒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文學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演雅》原文及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蛾赴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蛾子被火燭的光亮吸引,不顧危險地飛向火燭。
拆分部首和筆畫:飛蛾赴燭的拼音拆分為“飛”、“蛾”、“赴”、“燭”,部首分别為飛:飛行部首;蛾:蟲部首;赴:赴部首;燭:火部首。筆畫分别為飛:4畫;蛾:11畫;赴:8畫;燭:10畫。
來源:《飛蛾赴燭》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左傳》,意為人們不顧危險去追求虛幻的美好。
繁體:飛蛾赴燭。
古時候漢字寫法:飛蛾赴燭。
例句:雖然他知道這次決定可能會給他帶來不好的結果,但他還是像飛蛾赴燭一樣堅定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組詞:飛蛾、火燭、追求、美好。
近義詞:目不識丁、孤注一擲、舍近求遠。
反義詞:謹慎、理性、避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