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沸鼎的意思、沸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沸鼎的解釋

[cauldron containing boiling water] 開水鍋,等于說“湯镬”,比喻險絕境地

而将軍魚遊于沸鼎之中。——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解釋

(1).盛着滾水的鼎。《後漢書·劉陶傳》:“﹝陛下﹞欲鑄錢齊貨以救其敝,此猶養魚沸鼎之中,栖鳥烈火之上。”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将軍魚遊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2).比喻動亂的時局。 宋 程先 《鎖寒窗》詞:“紛紛沸鼎,負了青陽百五。待何時重睹太平,典衣貰酒相爾汝。”

(3).形容喧鬧。 明 徐霖 《繡襦記·逼娃逢迎》:“聽别院笙歌聲沸鼎,偏有吾家無人及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沸鼎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沸”(沸騰)和“鼎”(古代烹煮器具)組合而成,本義指沸騰的鼎,後引申為局勢動蕩、混亂激烈的象征。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鼎中液體沸騰的狀态。“鼎”是古代三足兩耳的金屬烹煮器皿,“沸”形容液體受熱翻滾的景象。合稱強調劇烈沸騰的視覺與動态效果,如《漢書·霍光傳》中“天下鼎沸”即用此意象。

  2. 引申義

    比喻局勢動蕩、矛盾激化或社會混亂的狀态。因鼎中沸水翻騰不休,古人以此類比紛亂不可控的局面,如《三國志·魏書·董卓傳》:“海内鼎沸,生民塗炭。”


二、文化延伸


三、現代使用

今多用于書面語,形容沖突、争議或市場波動的激烈程度,例:

“輿論場一度如沸鼎,各方觀點激烈交鋒。”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第12卷,頁1073。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98(“沸”)、頁321(“鼎”)。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沸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結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含義:指盛有滾水的鼎(古代煮食器)。
  2. 比喻義:
    • 危險境地:比喻身陷險境,如“魚遊沸鼎”形容如魚在沸水中掙紮,處境危急。
    • 動亂時局:借指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
    • 喧鬧場景:形容人聲鼎沸的嘈雜環境。

二、詳細解釋與出處

  1. 險境象征: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中“将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以“沸鼎”暗喻陳伯之投降北魏的危機。
    • 《後漢書·劉陶傳》用“養魚沸鼎之中”諷谏政策失當導緻的危局。
  2. 時局動蕩:
    • 宋代程先《鎖寒窗》詞“紛紛沸鼎”描寫戰亂時期的混亂。
  3. 聲音喧鬧:
    • 明代徐霖《繡襦記》以“笙歌聲沸鼎”表現熱鬧場景。

三、例句用法

四、補充說明

“沸鼎”作為文學意象,多用于古文或詩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可通過具體語境靈活引申。如需更完整的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鼻本固邦甯菜包子察察殚罄稻鼈刀蜜大巽他群島打牙配嘴點射動脈弓動如脫兔颚骨奮湧佛人趕人不可趕上高足隔涉購物官軍行濁言清華鬓環渎荒恣回風回帖莢蒾見天見晩燋炷解吸錦軒寄押枯蔓苦箴亂糟糟旄倪門號鮸姑冥緣謀幹木锜臑鼈内廚牛乳旁緣鵬飈青舫任教仁烏日夜兼程柔厚如常膻裼深入淺出睡國私過貪酒抟沙嚼蠟午天霧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