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播的意思、飛播的詳細解釋
飛播的解釋
(1).用飛機撒種。《光明日報》1980.5.14:“4年來, 延安 地區飛播的多年生優良牧草‘沙打旺’達到12000多畝。”《人民日報》1985.11.25:“今年我國飛播種樹草面積超過1000萬畝。”
(2).到處散布流傳。《人民文學》1979年第10期:“那時,無恥的謠言在飛播,真理的消息在傳遞,一陣是失望,一陣是希望。”
詞語分解
- 飛的解釋 飛 (飛) ē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極,特
- 播的解釋 播 ō 撒種:播種(弉 )。播種(恘 )(用撒布種子的方式種植)。播撒。夏播。春播。 傳揚,傳布:廣播。傳播。播音。播發。播弄。播揚(.宣揚,傳揚;.發動)。播放。播映。 筆畫數:; 部首:扌; 筆
網絡擴展解釋
“飛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一、基本含義
-
農業技術術語
指使用飛機撒播種子的作業方式,常用于大面積造林、種草或農作物種植。例如在荒山、沙漠等區域,通過飛機高效播撒林草種子,借助自然條件促進生長。這一技術在我國西北等生态脆弱地區廣泛應用,如《人民日報》曾報道“我國飛播種樹草面積超1000萬畝”。
-
引申為信息傳播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消息、資訊以極快速度擴散,如“新聞在網絡上的飛播效應”。
二、應用領域
- 生态治理:用于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如延安地區曾飛播“沙打旺”牧草改善生态。
- 農業種植:適用于地形複雜、人工播種困難的大規模作業。
三、特點與優勢
- 高效性:飛機覆蓋範圍廣,適合大面積作業。
- 低成本:相比人工播種,節省人力物力。
- 自然依賴性:需配合降水、溫度等自然條件才能保證種子存活率。
若需更具體的技術流程或案例,可查閱農林類文獻或政府生态工程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播(fēi bō)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飛”字的部首是飛,筆畫數為9;“播”字的部首是播,筆畫數為11。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代的文字及其變體。
在繁體字中,飛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它們都是由“飛”和“播”兩個簡單的漢字組成,隻是書寫形态稍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飛播的樣式可能存在一些變化。然而,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字體風格上,而字形整體仍然保持一緻,即由“飛”和“播”兩個字組成。
以下是幾個關于飛播的例句:
1. 每當春風吹拂,花粉就會飛播在空中。
2. 這個廣播電台的節目如此受歡迎,它成功地飛播到全國各地。
飛播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飛速播放(表示播放速度很快)
2. 飛播效應(指信息傳遞迅速,傳播影響力強)
與飛播意思相關的近義詞包括播放、傳播、散播等詞語。
而與飛播意思相反的詞語,如收集、聚集、禁播等,表達了相反的意思。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