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白的意思、飛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白的解釋

(1).亦作“ 飛白書 ”。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 ,匠人用刷 * 的帚寫字, 蔡邕 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漢 魏 宮阙題字,曾廣泛采用。 唐 張懷瓘 《書斷》上:“飛白者, 後漢 左中郎将 蔡邕 所作也。 王隱 、 王愔 并雲:飛白變楷製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 ,在 鴻門 見匠人施堊箒,遂創意焉。”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雲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 清 趙翼 《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起賜樓。”

(2).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 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欲圖 殷荊州 。 殷 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 曰:‘明府正為眼爾,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雲之蔽日。’”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仁宗 萬機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 清 錢謙益 《戲題萬戶部小像》詩:“ 荊州 恰好添飛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3).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白,指“白字”,“飛白”就是故意寫白字。是明知其錯而有意仿效的一種修辭方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區别,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書法藝術中的筆法

  1. 定義與起源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筆畫中夾雜絲絲露白,形似枯筆書寫效果。相傳由東漢書法家蔡邕受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最初稱為“飛白書”。

  2. 藝術特點
    通過幹枯筆觸形成“白痕”,與濃墨形成對比,增強作品的韻律感和視覺沖擊力。北宋黃伯思總結其特點為“取其若絲發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

  3. 應用價值
    飛白技法可使書法顯現蒼勁渾樸的效果,常用于行書、草書等動态書體,豐富畫面層次。


二、漢語修辭手法

在修辭學中,“飛白”指故意模仿語言中的錯别字、方言或口吃等表達方式,以達到幽默、諷刺或強調的效果。例如,刻意記錄口語中的發音錯誤或俚語,形成獨特的語言風格。


三、其他領域延伸

現代醫學中,“飛白”也被用作白内障手術術式的簡稱,指通過飛秒激光技術輔助更換人工晶狀體的方法,以提升手術精準度。此用法屬于專業領域術語,與傳統文化中的含義無直接關聯。


若需進一步了解書法飛白的具體技法或修辭案例,可參考故宮博物院、漢語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白(fēi bái)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飛(飛)和白(白),共有14個筆畫。飛白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學用語,指的是文稿中的空白部分或空白行,也稱為“回頭白”或“破筆白”。在古代兒童學習寫字時,會使用飛白的方式來鍛煉筆法和掌握字形結構。 在繁體字中,飛白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期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飛白這個詞并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因為它是一個後來形成的專有詞彙。 以下是一個使用飛白的例句: 他的文章中穿插了許多飛白,使得整篇文章顯得更加美觀舒適。 一些相關的組詞:飛舞、白雲、回頭、破筆。 飛白的近義詞包括:空白、留白、空隙等。 反義詞:充實、填滿、連續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