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作的意思、發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作的解釋

(1) [break out;show effect]∶突然發生;開始起作用

心髒病發作

(2) [have a fit of anger]∶發脾氣

歇斯底裡大發作

詳細解釋

(1).表現;顯現。《禮記·樂記》:“四暢交於中,而發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 孔穎達 疏:“四暢,謂陰陽剛柔也。四者通暢,交在心中,而發見動作於身外也。”《山海經·西山經》:“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

(2).發脾氣。《三國志·吳志·孫皎傳》:“近聞卿與 甘興霸 飲,因酒發作,侵陵其人。” 唐 陸龜蒙 《甫裡先生傳》:“先生性悁急,遇事發作,輒不含忍。”《水浒傳》第五四回:“ 李逵 到得上面,發作道:‘你們也不是好人,便不把籮放下來救我!’” 茅盾 《詩與散文》二:“他很想發作一下,然而沒有足夠的勇氣;他隻好委屈地忍受。”

(3).發生;産生。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毒霧瘴氛,日夕發作。” 宋 梅堯臣 《公度以餘嘗語洛中花品作詩以見贻故次其韻》:“今年二月花偏早,發作無節雨與風。”《朱子語類》卷六九:“始而亨時,是乾之發作處。”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八章:“我想你還是到 阿興 窯上去住幾天吧,事情一發作想走也晚啦!”

(4).謂隱伏的事物爆發出來。 宋 蘇轼 《又與王庠書》:“某惟舊患痔今頗發作,外無他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三回:“他回公事的時候,如果工夫耽擱久了,那癮未嘗不發作。” 巴金 《寒夜》十八:“你的病剛剛好一點,現在怕又要發作了。”

(5).指迸發。 魯迅 《彷徨·肥皂》:“‘哈哈哈!兩塊肥皂!’ 道統 的響亮的笑聲突然發作了,震得人耳朵喤喤的叫。”

(6).責備;訓斥。《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那通判是個正直之人。見太守發狂,便離席起立,正色發作道:‘既司戶有宿約,便是孺人,我等俱有同僚叔嫂之誼。君子進退當以禮,不可苟且,以傷雅道。’”《紅樓夢》第一百回:“這 金桂 初時原要假意發作 薛蝌 兩句,無奈一見他兩頰微紅……早把自己那驕悍之氣,感化到 爪窪國 去了。”《說嶽全傳》第十一回:“ 梁王 被 宗爺 一頓發作,無可奈何,隻得低頭跪下,開口不得。”

(7).發動,開始行動。《水浒傳》第六八回:“卻説 法華寺 中 李逵 、 樊瑞 、 項充 、 李衮 ,一齊發作,殺将出來。”《英烈傳》第四七回:“正好安置妥帖,隻聽得一聲炮響,即便同時發作起來。”《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數百名甲士,各挺器械,一齊發作,将衆官員亂砍。” 張天翼 《菩薩的威力》:“他們的眼睛在深處裡釘着他,一動也不動,像在等個機會要發作,貓伏在暗處要撲耗子似的。”

(8).指物質在體内起作用。《水浒傳》第二三回:“ 武松 走了一直,酒力發作,焦熱起來。”《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須臾間藥性發作,猶如鋼鎗攢刺,烈火焚燒,疼痛難忍。” 馮雪峰 《兩個賊》:“不料在外面的甲賊,酒力馬上發作,即刻倒地呼呼睡着了。”

(9).猶暴露、露餡。《紅樓夢》第六七回:“﹝ 興兒 ﹞聽見説‘二6*奶奶叫’,先唬了一跳。卻也想不到是這件事發作了,連忙跟着 旺兒 進來。” 清 李漁 《風筝誤·釋疑》:“隻怕是看荷花的事情發作了。他若與我娘子面質起來, 老韓 聽見説我調戲他妻子,這場怨恨怎得開交。”

(10).猶發迹。 沉從文 《邊城》二:“但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便不能同販油商人一樣大大發作起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發作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發作”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釋及用法:

一、核心含義

  1. (隱伏事物)突然爆發或起作用

    • 指原本隱藏的疾病、情緒、藥性等突然顯現或産生效果。
      例句:心髒病發作()、藥性發作()。
    • 古籍引用:如《禮記》中“四暢交于中而發作于外”,指事物由内而外顯現()。
  2. 發脾氣

    • 形容因不滿或憤怒而情緒失控。
      例句:他借機發作();《水浒傳》中李逵“發作道:‘你們也不是好人!’”()。
  3. 自然或生理現象的突然發生

    • 如天氣變化引發身體反應,或周期性事件出現。
      例句:陰雨天導緻關節炎發作();抑郁症發作()。

二、用法擴展


三、語境示例

  1. 醫學場景
    “胃病發作時需注意飲食。”()
  2. 情緒描寫
    “他強忍怒氣,當衆不便發作。”()
  3. 自然現象關聯
    “風雨無節導緻花期紊亂,提前發作。”()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多例句或權威來源,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作的意思

“發作”一詞在漢語中通常指突然發生或突然發展的情況,特指突然發生疾病、症狀、情緒等。它常常帶有突發性和臨時性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發”是由“又”(右手)和“發”(頭發)組成的,作為部首時可以表示與手、頭、發絲等相關的含義。它的筆畫數為七畫。

漢字“作”是由“亻”(人)和“乍”組成的,作為部首時可以表示與人或人類活動相關的含義。它的筆畫數為五畫。

來源與繁體

“發作”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意為“呢喃發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發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發作”的寫法并非像現代漢字一樣簡化,而是更為複雜。具體的寫法可以參考古代字典和文獻資料。

例句

1. 昨天他突然發作了嚴重的咳嗽,吓了我一跳。

2. 我們的計劃在最後階段突然發作了一些問題。

組詞

發作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多種詞語,例如:發作病、突然發作、發作性疾病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發生、突發、出現。

反義詞:停止、平息、消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