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語辭的意思、發語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語辭的解釋

文言助詞的一種,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開頭。 郭璞 《<爾雅>序》“夫爾雅者” 宋 邢昺 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亦作“ 發語詞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發語詞》:“經書發語詞,《尚書》最多,都、俞、籲、咨、嗟、猷等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發語辭是古代漢語中用于句首或段落開端的虛詞,主要起引發話題、調整語氣或增強表達效果的作用。這類詞語本身不承載實際語義,但在語法結構和語用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據《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1年修訂版)的定義,發語辭可分為兩類:一是純粹的語氣助詞,如“夫”“蓋”;二是兼具代詞功能的發端詞,如“若夫”“且夫”。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發語辭具備三個核心功能:

  1. 篇章銜接:在《漢語語法史》(王力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中指出,“夫”字常用于議論文開頭,實現由靜到動的叙述轉折
  2. 情感強化:據《文言虛詞通論》(楊伯峻著,北京出版社1983年)考證,“蓋”字在史傳文學中多用于推測性語句,通過弱化斷言語氣體現叙述者的審慎态度
  3. 節奏調控:如《詩經》中“曰”字的反複使用,形成獨特的韻律感,此觀點見《先秦文學語言研究》(郭錫良著,語文出版社1999年)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語言演變,部分發語辭衍生出新功能。例如《馬氏文通》記載,“且”字在唐宋散文中逐漸從發語辭轉化為遞進連詞。現代漢語雖已鮮見典型發語辭,但其演化痕迹仍保留在“話說”“且說”等說書體表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發語辭是文言文中的一類特殊虛詞,主要用于篇章或段落的開頭,起到引發話題或強調語氣的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發語辭又稱“發語詞”,屬于文言助詞的一種,無實際詞彙意義,主要功能是引出下文或調整語句節奏。例如「夫戰,勇氣也」(《左傳》)中的「夫」即為典型發語辭。

二、主要功能

  1. 篇章引導:在文章開頭使用,如「蓋聞明主之治國也」(《史記》)中的「蓋」;
  2. 語氣強調:增強論述的鄭重性,如「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韓愈《師說》)中的「嗟乎」。

三、常見示例

四、曆史沿革

宋代邢昺在《爾雅疏》中已系統注釋,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進一步考證其源流,指出先秦典籍中發語辭使用最為密集。

建議進一步查閱《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或《經傳釋詞》獲取更系統的語料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唵呓寶構包龍圖參畢參綴丹弦蹬踏電轉敵害放教訪親問友飯堂改修高聳入雲弓腰人咕叽航标燈懷任嘩喇花無百日紅蛱蜨激卬教員解結介紹信極工巾帼須眉荊蓁進勳酒桶窟郎攬貨老死不相往來斂籴吏典黎黃離離蔚蔚露蠶率心曼吟慕羨蓬轉瓢尊平剡破顔一笑錢金确限三孤奢靡噬狗食肆鼠耳巾水母目蝦遂歌堂廚通路酒屠狗吐耀溫純洗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