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音的意思、發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音的解釋

[pronounce] 用發音器官發出語音或樂音

德語發音很好

詳細解釋

(1).發出樂音或語音。亦泛指發出聲音。《淮南子·氾論訓》:“憤於志,積於内,盈而發音,則莫不比於律。” 南朝 宋 顔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發音在詠,動容成紀。” 元 範梈 《寄謝周文學》詩:“發音詠隆施,重見能來無。”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四章:“發音必須吹氣,所以練習發音的人,第一應當注意他的呼吸。”

(2).發出的語音。如:他的發音很準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一、現代漢語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發音"指:

  1. 語音學定義:氣流通過聲帶、口腔或鼻腔時産生的聲音振動現象,是語言物質外殼的構成基礎。例如:"普通話有四個基本聲調,發音時需注意調值變化。"
  2. 行為動作:指人通過發音器官(唇、舌、聲帶等)發出語音的行為。如:"老師指導學生正确發音。"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368.)


二、古代漢語溯源

《古代漢語詞典》中"發"(fā)有"發出、顯現"義,"音"指聲響,合稱"發音"最早見于:

  1. 《禮記·樂記》:"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此處的"聲"即發音的物理基礎。
  2.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音者,聲也。生于心,有節于外謂之音。" 強調發音受心理與生理共同調控。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編纂組.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 381, 1754.)


三、語音學專業延伸

據語音學理論(王力《漢語音韻學》),發音包含三要素:

  1. 發音部位:如雙唇音(b/p)、舌尖音(d/t)
  2. 發音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等
  3. 聲帶狀态:清音(聲帶不振動)與濁音(聲帶振動)

    (來源:王力. 漢語音韻學[M]. 北京:中華書局, 2014: 47-53.)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國際語音學會(IPA)将發音定義為:"人類通過調諧聲道形态産生可辨識語音的過程"(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9)。
  2.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 指出:"發音是語音形成的生理基礎,受語言社會性規則制約。"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M]. 1998: 102.)

網絡擴展解釋

“發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口腔、鼻腔等發音器官發出語音的過程,尤指語言中字、詞或音節的聲韻調組合。例如漢語中的“普通話發音”、英語中的“單詞發音”等。

2. 構成要素

3. 影響因素

4. 學習要點

5. 擴展概念

若需特定語言(如英語、日語)的發音規則詳解,可提供更針對性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跋步牀哔剝碧油幢碧鄣參候差不多成積崇阿錯龜打堆達棱大阮兌運督切鵝膏蕈惡狠發髢飯煤杠刀高陽池鈎樴趹步豪甿橫拖豎拉遑急賄漏建都疆度降落講讓箋疏薊門炯晃舉按具呈诳眩魁儈狼憊蠻來生作馬容妙果木杙逆走旁射葐蒀遣虱親知認影迷頭榮問三式撒手锏繕緝示儆石蓮子黍子絲微往常溫覺五題銷弭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