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石車的意思、發石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石車的解釋

古代攻城器械。以機發石連續打擊敵人的一種武器。《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太祖 乃為發石車,擊 紹 樓,皆破, 紹 衆號曰‘霹靂車’。”《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操 令 曄 進車式,連夜造發石車數百乘。”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四節:“ 曹操 創制發石車,攻破 袁紹 軍壁樓。發石時有大聲,因名為霹靂車。 馬鈞 改良發石車,用一個大輪,輪上挂數十塊大石,用機械轉輪,大石連續抛出,比 曹操 所制一發一石,威力大增。發石車, 唐 時稱為炮車,是攻城利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石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攻城器械,主要用于遠程抛射石塊攻擊敵方防禦工事或軍隊。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結構
    發石車通過機械裝置(如杠杆、繩索或扭力結構)将大石塊抛向遠距離目标,屬于早期投石機的一種形式。其核心設計在于利用機械能轉化實現連續打擊。

  2. 曆史應用與記載

    • 三國時期曹操曾大規模制造發石車對抗袁紹,《三國志》記載袁紹軍隊稱其為“霹靂車”,因其攻擊時聲響巨大。
    • 晉代傅玄《馬鈞傳》提到,敵方為防禦發石車攻擊,在城樓懸挂濕牛皮以緩沖石塊沖擊。
  3. 戰術特點與局限
    發石車可破壞城牆、箭樓等固定目标,但受限于射程精度和裝填速度。石塊若被防禦工事(如濕牛皮)阻擋,難以形成連續有效打擊。

  4. 别稱與演變
    除“霹靂車”外,後世文獻(如《三國演義》)也稱其為“抛石車”。宋代以後逐漸被火藥武器取代,但其機械原理影響了後續攻城器械的發展。

注:如需查看更多實例或技術細節,可參考《三國志》《馬鈞傳》等原始文獻,或查閱軍事史相關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石車的意思

《發石車》是一個漢字詞組,其意思是指“放石車,指示發車”。在古代,石車是一種用來運送重物的車輛。當有需要發車時,發車指揮員會大聲喊出“發石車”這個口令,以示指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發石車》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發(頭部),石(石部)和車(車部)。其中,發的部首是“又”,石的部首是“石”,車的部首是“車”。根據字形結構,發石車總共包含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發石車》一詞源自古代交通和運輸工具的命名,主要用于指揮車輛起運。在繁體中,發石車的寫法和簡體并無差異,仍然是“發石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異,發石車的寫法也隨之有所不同。在古代的寫法中,發石車的“石”字通常寫作“矶”。其他部分的寫法和現代一樣。

例句

1. 指揮員高聲喊道:“發石車,準備發車!”

2. 士兵們聽到發石車的指令,迅速驅車出發。

組詞

發石車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更複雜的詞語,例如:

1. 發石車排:指揮着發車的位置。

2. 發石車區:專門用來發車的區域。

3. 發石車員:負責指揮發車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派車、發車

反義詞:停車、收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