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曙的意思、發曙的詳細解釋
發曙的解釋
發出曙光,天明。《文選·枚乘<七發>》:“莫離散而發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李善 注:“發曙,發夕至曙也。《説文》曰:‘曙,旦明也。’”
詞語分解
- 發的解釋 發 (發) ā 交付,送出:分發。發放。發行(批發)。 放,射:發射。百發百中。煥發。 表達,闡述:發表。發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發。 散開,分散:發散。 開展,張大,擴大:發展。發揚。
- 曙的解釋 曙 ǔ 天剛亮:曙色。曙光(破曉之光,喻已經在望的美好前景)。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發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指“發出曙光”,即天剛亮、黎明時分的景象。例如《文選·枚乘<七發>》中“莫離散而發曙兮”一句,李善注釋為“發夕至曙也”,指從傍晚延續到天亮的時間跨度。
二、引申含義
- 比喻新局面的開端:除自然現象外,該詞也用于比喻新時代或新階段的形成,帶有希望與活力的象征意義。例如描述社會變革或重大事件後的煥新氣象。
三、使用場景
-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文、散文中描繪天色初明,如“發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 象征性表達:在演講、評論中借指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積極轉變,如“改革發曙,萬象更新”。
四、結構分析
- 單字拆分:
- 發:此處讀作“fā”,意為“發出、升起”。
- 曙:意為“破曉、天明”,源自《說文解字》中“曙,旦明也”。
五、權威來源與争議
- 主要依據《七發》等古籍及李善注,權威性較高的釋義偏向自然現象描述;而比喻用法更多見于現代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部分低權威網頁(如-5)重複古籍引用,未提供新信息,需謹慎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查閱《文選》相關注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曙這個詞意思是指天剛亮的時候,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景象。發曙的拆分部首是發和曙,其中“發”字是頭部的意思,而“曙”字是指拂曉的含義。發曙共有11個筆畫,其中“發”字有5個筆畫,“曙”字有6個筆畫。
《發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中的詩經《秦風·鴻雁》一詩:“曙光百裡,人君敬止。”這是一個形容黎明時光的詩句,其中的“曙光”意味着剛開始亮起的光明。後來,“曙”逐漸演化為代表黎明、拂曉的意思,而“發曙”也就成了指太陽升起的時刻。
在繁體字中,“發曙”仍保持同樣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發曙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其中,“發”字的寫法更接近“發簪”,即頭發的發,而非現代漢字“發”的寫法。而“曙”字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更偏向于方正的形狀。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每天早起,都能看到大自然中發曙時分的美景。"
與“發曙”相關的組詞有:日出、黎明、拂曉等。
與“發曙”近義的詞有:拂曉、破曉、黎明等。
與“發曙”反義的詞有:夜幕、暮色、黃昏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