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ursue;follow] 履行
奉行諾言
(2) 執行
部中老胥,家藏僞章,文書下行直省,多潛易之,增減要語,奉行者莫辨也。——清· 方苞《獄中雜記》
(1).遵照實行。《孔子家語·六本》:“ 子夏 曰:‘ 商 請志之而終身奉行焉。’” 宋 蘇轼 《應诏論四事狀》:“州縣官吏日夜奉行,殘傷其肌體,散離其父子,破壞其生業,為國歛怨。” 馮骥才 《老夫老妻》:“在那道德淪喪的歲月裡,他也沒丢棄過自己奉行的做人的原則。”
(2).佛經末尾“流通分”中,多用以表示聽衆服膺之意。《不退轉6*法6*輪經·安養國品》:“皆大歡喜,頂受奉行,作禮而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奉行漢語 快速查詢。
“奉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èng xíng,其核心含義是遵照實行、執行某種準則或政策。以下是詳細解釋:
履行與執行
指按照既定的信念、原則、政策或承諾行動。例如:“奉行諾言”“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強調不偏離、不違背既定準則,如提到的“遵循某種觀點,不偏離”。
語境擴展
在日本曆史中,“奉行”曾是一種官職(平安至江戶時代),負責執行政務或管理特定事務。例如“寺社奉行”管理宗教事務,“町奉行”負責城市治理。
“奉行”既可指具體的行動(如執行政策),也可表達抽象的原則性堅持(如做人準則)。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但核心始終圍繞“遵照實行”展開。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如、3、5)。
奉行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遵從、守行、執行等。下面将對奉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奉行的部首是女(nǚ),由女字旁構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
奉行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奉”和“行”兩個字組成。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代奉行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在古代的字形中,“行”字是以“行”為主體,上面加了兩個點作為輔助,表示它是行為的意思。
1.我們應該奉行正确的原則。
2.領導者應該奉行公平正義。
3.他一直奉行着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
1.奉行法治:遵守法治,不以個人意志為準則。
2.奉行學問:汲取學問,追求知識。
3.奉行政策:執行政策,貫徹政府的決策。
貫徹、執行、遵從、遵守。
違背、抵觸、背離、反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