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緘的印信。《淮南子·時則訓》:“慎管籥,固封璽。” 高誘 注:“封璽,印封也。”
“封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指封存、封閉某物并停止使用。這一用法源自古代官員制度,當官員因犯罪或失職被罷免時,其官印會被收回并封存,象征權力終止。現代引申為事物被永久擱置或廢棄的狀态。
字面解釋:指“封緘的印信”,即加蓋印章後封閉的文件或物品。例如《淮南子·時則訓》記載“慎管籥,固封璽”,這裡的“封玺”指用印封存重要文書,強調保密性。
清朝帝王在春節前有“封玺”儀式,即暫停批閱奏折、關閉印玺,直至正月初一重新啟用。這一做法象征年節休沐,與行政權力的暫時中止相關(注:此說法來自民間資料,權威性待考)。
使用提示:
封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玺印封閉或封存。一般用來指代将玺印蓋在文件或信函上作為證明或保密的行為。
封玺的部首是寸(cun),它是漢字中表示長度的一個部首。封玺的部首寸在字的左邊,它有兩個筆畫。
封玺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在古代,王公貴族被封為諸侯後,會授予他們一塊玺印作為權力的象征。這個玺印可以代表着皇帝的信任和授權。因此,後來使用封玺的概念來指代将玺印蓋在文件上的行為。
封玺的繁體字是封璽,璽與玺意思相同,隻是字形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封玺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封字在古代寫法中,多使用象形的方式,即用一把刀将東西封住,表示封閉的含義。而玺字則多以象形加會意的方式書寫,表示玉石被刻字的印章。
1. 他将玺印拿出來,正式封玺了那份重要文件。
2. 這封有國王玺印的信函必須嚴密保管,不能洩露給任何人。
1. 封印:指用封閉的方式封存或封鎖某物。
2. 封堵:指用障礙物擋住或堵塞某個通道。
1. 蓋章:指用印章蓋在文件上以示認可或證明。
2. 蓋印:與蓋章意思相同,指使用印章對文件進行标識。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