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粉骨糜軀的意思、粉骨糜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粉骨糜軀的解釋

猶言粉骨碎身。 唐 王維 《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臣縱粉骨糜軀,不報萬分之一。” 唐 顔真卿 《謝戶部侍郎表》:“粉骨糜軀,罔知攸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粉骨糜軀是漢語中具有強烈犧牲色彩的成語,釋義為将骨頭粉碎、身體糜爛以表忠貞,常見于古典文獻語境。該成語出自唐代敦煌變文《太子成道變文》:"阿修羅衆聖皆來擁,粉骨糜軀盡願相",其核心語義包含三方面:

  1. 結構分析

    屬并列式結構,"粉骨"與"糜軀"互為補充。"粉"作動詞指粉碎,"糜"指糜爛,兩者均通過名詞動用強化肢體損毀的極端性。該構詞法符合古漢語使動用法規律,與《戰國策》"糜軀碎首"存在詞源關聯性。

  2. 曆史語用特征

    宋元時期多用于表忠文書,如《全宋詞》收錄張掄"粉骨糜軀,誓報無由"體現臣子效忠君主的極緻表達。明代話本《醒世恒言》卷九"粉骨糜軀難報恩"則轉向世俗倫理範疇,顯示語義場的曆史演變。

  3. 現代應用邊界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标注為"曆史成語",建議在涉及曆史叙事或仿古修辭時使用。教育部《中華經典資源庫》指出其當代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過度血腥的直譯表述。

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粉骨糜軀”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fěn gǔ mí qū,其核心含義為“粉身碎骨”,比喻為了某種使命或恩情不惜犧牲生命。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出處與例句

  1. 唐代文獻:
    • 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臣縱粉骨糜軀,不報萬分之一。”
    • 顔真卿《謝戶部侍郎表》:“粉骨糜軀,罔知攸答。”
      (均通過誇張手法表達竭力報效的決心)

用法與結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或唐代詩文選集。

别人正在浏覽...

巴旦杯蛇幻影辨才常律馳辭賜奠寸禀褡聯刀鋸之餘大願雕蔚都祭堂斷無蜂蜨告養隔膜公謹挂拍固定工海角哄弄懽伯黃藍換骨脫胎賤荊較輯假手結制進補矜伐荊鸠開渎咧咧曆事文書髦碩冒嫌密和岷江迷向木掀納蘭詞平慮草普照卻論塞納河手攜手碩師書檄死心酸楚肅澄素幭素十錦宿瑕蘇援塔尖上功德塗白旺盛下農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