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頭鼠竄的意思、奉頭鼠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頭鼠竄的解釋

狼狽逃竄貌。奉,通“ 捧 ”。《漢書·蒯通傳》:“ 常山王 奉頭鼠竄,以歸 漢王 。” 顔師古 注:“言其迫窘逃亡,如鼠之藏竄。”《宋史·宦者傳三·方臘》:“平生 童太師 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何面目複見天子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農人》:“女見狐奉頭鼠竄而去,自是遂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奉頭鼠竄(fèng tóu shǔ cuàn)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驚慌逃竄時的狼狽姿态,如同抱着頭的老鼠一樣倉皇奔逃。以下從詞典釋義、出處及用法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因極度恐懼或失敗而狼狽逃跑的樣子,強調姿态驚慌、不顧形象。

    例:敵軍戰敗後,将領奉頭鼠竄,潰不成軍。

  2. 字義拆解

    • 奉:通“捧”,雙手托舉(此處指抱頭);
    • 頭:頭部;
    • 鼠竄:像老鼠一樣驚慌逃竄。

      整體描繪抱頭鼠竄的狼狽場景,含強烈貶義。


二、權威出處與典故

  1. 文獻來源

    該成語典出《漢書·蒯通傳》:

    “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描述秦末張耳(常山王)兵敗後投奔劉邦的窘态。

  2. 演化定型

    宋代蘇轼《代侯公說項羽辭》進一步定型用法:

    “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颠狽而歸。”

    (此處“抱頭鼠竄”與“奉頭鼠竄”同義)。


三、用法與感情色彩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0卷,頁789。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頁421。
  3. 《成語源流大詞典》,劉潔修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頁312。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奉頭鼠竄”的詳細解釋如下:

  1. 詞義
    形容人受到打擊後,像老鼠一樣驚慌逃竄的狼狽姿态。其中“奉”通“捧”,指雙手抱頭;“鼠竄”則比喻如老鼠般倉皇逃遁。

  2. 出處
    最早見于《漢書·蒯通傳》,記載戰國時期常山王在政治鬥争失敗後“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3. 例句與用法

    • 曆史典故:宋代《大宋宣和遺事》曾用“身為國家重臣,不能以身排患難,但要奉頭鼠竄”諷刺官員失職()。
    •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口語,強調失敗後的狼狽情态,如:“敵軍被擊潰後奉頭鼠竄。”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抱頭鼠竄、鳥駭鼠竄、逃之夭夭()。
    • 反義詞:凱旋而歸、得勝回朝、從容不迫()。
  5. 語法與語用
    屬中性成語,連動式結構,多作謂語。因典故色彩較濃,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建議結合《漢書》原文或《成語大詞典》進一步體會其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奧藴白羲襃升飽閱不該漕河徹侯敕額春官大阍打腳道情電灌調閱楯郎放命粉壁該正圪垯錧鑰懷土徽纏火燒桀犬進賢黜惡噤戰九鼎不足為重決杖鞠誨露犬買庸漫反射面體妙相命秩南唐二陵内史蒲棒氣墊船罄宇秦烏丘植取事讓口如蟻附膻爽越食子松茑貪惼堂帖讨閲謄搨同産弟通驗豚魚罔已維星五窦聯珠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