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馮唐易老的意思、馮唐易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馮唐易老的解釋

漢 馮唐 身曆三朝,至 武帝 時,舉為賢良,但 唐 已九十馀歲,不能再做官了。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後因以“馮唐易老”慨歎生不逢時或表示年壽老邁。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馮唐 易老, 李廣 難封。” 元 吳景奎 《寄蘇伯夔詩》:“ 馮唐 易老雙蓬鬢, 殷浩 難投一紙書。” 唐 吳融 《寄貫休》詩:“已似 馮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陸遊 《悲秋》詩:“已驚白髮 馮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劉緻 《朝天子·邸萬戶席上》曲:“鬢毛,木雕,誰便道 馮唐 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馮唐易老

“馮唐易老”是一個漢語成語,典出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其核心含義指人才華卓絕卻因時運不濟或年歲漸長而未能施展抱負,後多引申為懷才不遇、時光易逝的慨歎。


一、典故溯源

馮唐為西漢文帝時賢臣,以直言敢谏聞名。文帝曾向其請教治國之道,馮唐直言批評文帝不善用人,并舉名将廉頗、李牧為例。文帝雖納其言,但因馮唐年事已高(時年逾九十),未予重用。至武帝時,馮唐再獲舉薦,武帝卻因其已老歎道:“奈何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将耶?”終未任用。後世遂以“馮唐易老”喻指才士困于時命,壯志難酬。


二、本義解析

  1. 字面釋義

    • 馮唐:西漢官吏,象征才德兼備之人。
    • 易老:指歲月流逝,年華不再。

      合指人才因衰老錯失機遇,暗含對命運無常的無奈。

  2. 深層意涵

    強調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力感,凸顯才學、機遇、年歲三者的矛盾:

    • 才學:馮唐的見識與膽略;
    • 機遇:文帝、武帝兩朝均未重用;
    • 年歲:高齡成為被棄用的直接原因。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懷才不遇的象征

    如王勃《滕王閣序》名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借馮唐、李廣典故抒發文人失意之情。

  2. 時光易逝的警醒

    警示世人珍惜光陰,莫待年老時空餘憾恨。

  3. 現代語境應用

    常見于文學評論、曆史探讨,或用于感慨職場、社會中年齡歧視導緻的才士埋沒現象。


四、權威文獻參考


來源: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古文觀止·滕王閣序》(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馮唐易老”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常用來表達對人生際遇的感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中的名句:“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馮唐是西漢時期官員,曆經漢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他雖以廉潔正直聞名,卻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始終未得重用。據《史記》記載,漢文帝曾詢問馮唐為何年邁仍任低階官職,馮唐直言進谏卻未獲賞識;至武帝時,他雖被舉薦為“賢良”,但已年過九旬,無法任職。

二、核心寓意

  1. 生不逢時:馮唐雖有才華,卻因時代局限或機遇錯失未能施展抱負,象征懷才不遇的遺憾。
  2. 年華易逝:強調時間流逝對個人成就的制約,表達對生命短暫的無奈。
  3. 官場困境:反映古代士人因性格剛直而難以在官場立足的普遍現象。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思考

部分觀點認為,馮唐的遭遇也與其自身不擅把握機遇有關。例如,他在文帝時期因直言觸怒皇帝,景帝時又因性格原因未受重用,最終在武帝時徹底失去機會。這一角度為成語增添了“主觀因素影響命運”的解讀。

如需進一步了解馮唐生平或《滕王閣序》背景,可參考《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及王勃原作。

别人正在浏覽...

安晏闆笏暴豪報喏抱屈銜冤巴且悲愁北路廚廪脣舌楚媛儲主答納珠耽毵鵝鹳二姓之好法廏分守頫視砆碔肛膜弓裡鼓惑過露國手寒村澒湧荒疏揮涕見不的蹇頓嫉妒藉假急人之難舉門句注穅核蘭桂齊芳兩雄遼右龍步沒撩沒亂鄳隘麋沸蟻動匿行盤量癖子氫氧化亞鐵人眼三陔撒唚哂收神胎視祲視距韬旗同義詞瓦器蚌盤文場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