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豕長蛇的意思、封豕長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豕長蛇的解釋

亦作“ 封豨脩蛇 ”。大豬與長蛇。喻貪暴者。《左傳·定公四年》:“ 吳 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於 楚 。” 杜預 注:“言 吳 貪害如蛇豕。”《淮南子·脩務訓》:“ 吳 為封豨脩蛇,蠶食上國。”《後漢書·張綱傳》:“專為封豕長蛇,肆其貪叨。”《梁書·元帝紀》:“自無妄興暴,皇祚寖微,封豨脩蛇,行災中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豕長蛇”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詳細解釋:

一、釋義

“封”指“大”,“豕”即野豬,“長蛇”指大蛇。該成語字面意為“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婪殘暴的侵略者或統治者,帶有強烈貶義。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左傳·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描述春秋時期吳國如兇獸般不斷侵略中原諸侯國的史實。背景故事提到吳國擴張時對其他國家的掠奪行為,如晉國荀寅因索賄未果而将吳國比作“封豕長蛇”。

三、用法與例句

  1. 語法結構:聯合式,常作主語、賓語,含貶義(如:“侵略者如封豕長蛇肆虐”)。
  2. 經典引用:魯迅在《破惡聲論》中寫道:“毋俾封豕長蛇,薦食上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解析

該成語通過誇張的動物形象,凸顯對貪婪暴虐者的批判,常用于曆史評論或文學創作中,警示強權侵略的危害性。例如網頁提到宋代李綱用其形容金兵入侵的威脅。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成語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豕長蛇>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遏制不義勇氣的壯舉。下面将對這個成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 封:部首寸,總筆畫4畫 - 豕:部首豕,總筆畫7畫 - 長:部首長,總筆畫8畫 - 蛇:部首虍,總筆畫11畫 二、來源: 《封豕長蛇》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文公十二年》。成語中的“封”字指的是封住,阻止的意思;“豕”字是指豬;“長蛇”指長長的蛇群。故事出自魯國時期,魯文公讨伐了叛逆的田常,并封堵蛇陣使之無法進攻,最終成功戰勝了敵人。成語中的意思是指用勇氣和智慧來阻止邪惡勢力。 三、繁體: 《封豕長蛇》 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封豕長蛇》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五、例句: 他的行為可謂是一次封豕長蛇的壯舉,成功地化解了危機。 六、組詞: 封建、封閉、封鎖、封建社會 七、近義詞: 遏止、制止、阻擋、阻止 八、反義詞: 助長、鼓勵、縱容、放任 以上是對《封豕長蛇》這個成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