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身的意思、奉身的詳細解釋
奉身的解釋
(1).獻身;盡職。 宋 王禹偁 《官舍偶題》詩:“奉身無實事,困我為虛名。”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太真借饷》:“事若有濟,則臣主同祚;萬一不捷,亦當奉身以謝先帝。”
(2).養身;守身。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盧懷慎 ﹞為黃門侍郎,在東都掌選事,奉身之具,纔一布囊耳。” 清 陳裴之 《湘煙小錄》卷二:“箇儂吹氣如蘭,奉身如玉,除是侍香金童,甫能消受耳。”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奉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
獻身、盡職
指全身心投入事業或職責,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 宋代王禹偁《官舍偶題》詩:“奉身無實事,困我為虛名。”
- 明代《運甓記》提到“奉身以謝先帝”,強調為使命盡職甚至犧牲。
-
養身、守身
指注重自身修養或保持節操。例如:
- 唐代《明皇雜錄》記載盧懷慎“奉身之具,纔一布囊”,形容其生活簡樸。
二、現代用法拓展
現代語境中,“奉身”可引申為全身心奉獻于某個目标,例如“為科研奉身一生”。需注意,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或特定領域。
三、發音與結構
- 拼音:fèng shēn
- 結構:動詞性短語,含“奉獻自身”的意象。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古文例證,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詳細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以身體作為奉獻或付出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它來形容人們無私地為他人或事業做出的犧牲和貢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奉身》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女”和“身”,部首“女”表示人物,部首“身”表示身體。這個詞一共有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奉身》是漢字的簡體字,其繁體字寫作「奉身」。繁體字通常在一些傳統文化和繁體字地區仍然被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漢字的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雖然《奉身》這個詞的意思沒有改變,但是在古時候的字寫法可能和現代略有差異。
例句
1. 他全心全意地奉身于公益事業中。
2. 她毫不猶豫地奉身救助災區的人們。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一些和《奉身》相關的詞彙包括:奉獻、付出、貢獻、犧牲、奉獻精神等。近義詞可以用來表達類似的意思,例如:奉獻和付出,貢獻和奉獻。反義詞則表示相反的意思,例如:奉獻和自私,付出和收獲。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