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凰柱的意思、鳳凰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凰柱的解釋

指刻有鳳凰形的瑟柱。 南朝 梁 吳均 《酬别江主簿屯騎》詩:“ 趙 瑟鳳凰柱, 吳 醥金罍樽。” 唐 李白 《長相思》詩:“ 趙 瑟初停鳳凰柱, 蜀 琴欲奏鴛鴦絃。” 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鳳凰柱,刻瑟柱為鳳凰形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鳳凰柱,漢語詞彙中特指古代弦樂器上雕刻鳳凰紋飾的琴柱,尤以古琴、箜篌等樂器為代表。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鳳凰

    傳說中的神鳥,《說文解字》釋“鳳”為“神鳥也”,象征祥瑞;《爾雅·釋鳥》載“鳳,其雌皇”,體現其雌雄二元性。

  2. 樂器部件,《釋名·釋樂器》稱“柱,住也”,指琴瑟上架弦的碼子。鳳凰柱即雕刻鳳凰造型的弦柱,兼具固定琴弦與裝飾功能。


二、樂器中的文化意象

鳳凰柱多見于兩類傳統樂器:

  1. 古琴

    琴轸(調弦柱)或雁足(琴尾支柱)常飾鳳凰紋。如唐代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中“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暗喻箜篌的鳳凰柱(據王琦《李長吉歌詩彙解》)。

  2. 箜篌

    豎箜篌的弦柱多雕鳳首,稱“鳳首箜篌”。《通典·樂四》載:“鳳首箜篌,頸有轸,如琴。”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可見鳳首箜篌圖像佐證。


三、象征意義

鳳凰柱承載三重文化符號:

  1. 禮樂象征

    《周禮·春官》以“六律六同”為禮樂核心,鳳凰柱作為樂器部件,呼應“大樂與天地同和”的禮制思想。

  2. 審美意象

    鳳凰“五色備舉”(《山海經》)的特性,通過雕飾轉化為音樂藝術的視覺表達,如鮑照《舞鶴賦》“當是時也,鳳凰柱而箫管鳴”。

  3. 祥瑞隱喻

    《宋書·符瑞志》将鳳凰列為“五靈”之首,鳳凰柱暗含“音律通神”的吉兆觀念,如《全唐詩》中“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徵聲何切”的意境。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劉熙《釋名》,上海古籍出版社《釋名疏證補》
  3. 杜佑《通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楊蔭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人民音樂出版社
  5. 《全唐詩》卷四二五,中華書局校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鳳凰柱”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刻有鳳凰形裝飾的瑟柱(瑟是古代一種弦樂器)。鳳凰作為神話中的祥瑞之鳥,象征美好與尊貴,因此瑟柱雕刻鳳凰紋樣,既體現工藝精緻,也賦予音樂高雅寓意。

二、引申與象征

  1. 文學意象:常見于詩詞,如李白的《長相思》中“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通過鳳凰柱與鴛鴦弦的對應,暗喻琴瑟和鳴的愛情。
  2. 文化隱喻:鳳凰柱因其在瑟中的支撐作用,被引申為團隊或領域中核心人物或關鍵事物的象征,類似“中流砥柱”的用法。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典藝術、建築裝飾(如雕刻鳳凰圖案的梁柱)或比喻性表達,尤其在強調核心地位或高雅意蘊時適用。例如:“他在團隊中如同鳳凰柱,支撐着整個項目的運轉。”

四、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南朝梁詩人吳均的《酬别江主簿屯騎》詩句“趙瑟鳳凰柱,吳醥金罍樽”,後經李白等詩人引用而傳播更廣。

提示:若需具體詩句分析或建築實例,可參考古籍《樂府詩集》或傳統建築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興而歸保人鼻氣如雷步弓竄竊東轉西轉奪去惡性循環返迷飛飜赴官俯拍更直鈎巨購誘姑置勿論焊點悍疾和氣子褐香紅藕話次化覃澆淳節孝坊禁更狂章麳麰勞乏陵門流動資金隴隧鹿場面子滅迹鳴簧墓祭曩列南歐納粟旎旎辟惡車痞積奇紀山柰實境石璞擻抖抖素幭所後談劇特别貼例體能體意文帖閑曹縣楣笑面夜叉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