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調節,調劑。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二》:“蓋性即理也,即此氣質之理。主持此氣,以有其健順;分劑其氣,以品節斯而利其流行。”
(2).猶分際。 清 葉燮 《原詩·外篇下》:“從來節義、勳業、文章,皆得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間亦豈能無分劑?”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稱謂:何者為形,何者為質,何者為義,何者為利。鑒其狀态,權其分劑,而名立焉。”
分量。《三國志·魏志·華佗傳》:“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 章炳麟 《菌說》:“蓋曰有養氣,無淡氣,則人将喝懣以死,而今分劑適合。”
“分劑”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調節/調劑
指對事物進行平衡或調整,使其協調。例如清代王夫之在哲學論述中提到“分劑其氣”,即通過調節氣質實現平衡。
分際
表示界限或程度。清代葉燮在《原詩》中用此詞強調事物間的區分與限度。
分量(特指藥物劑量)
在醫學語境中,指藥物配制的分量。如《三國志·華佗傳》記載其配藥時“心解分劑,不復稱量”。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分析其用法。
《分劑》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将原本整體的事物或者事情進行分割、切割,從而形成各個部分或者細分方面。
《分劑》的部首是“刀”,屬于偏旁部首。
《分劑》共有10個筆畫。
《分劑》是一個近代詞彙,源自于現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分劑」。
由于《分劑》是近代創造的詞彙,所以在古代并沒有該詞的寫法。古代的漢字寫法更多地側重于描述物象或者具體的事物。
1. 他們決定将這個公司進行分劑,以便更好地管理各個部門。
2. 這種藥物是按照病人年齡和病情進行分劑的。
1. 分劑藥:指将藥物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進行分劑,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2. 分劑公司:指将一個原本整體的公司進行拆分,分割成若幹個獨立的公司或者部門。
1. 切割:表示将某物進行分割,劃分成多個部分。
2. 分解:指将整體事物分解成若幹個構成成分或要素。
整體:表示事物沒有分割或者拆分,保持完整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