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藻的意思、風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藻的解釋

猶辭藻。 明 胡應麟 《詩薮·古體下》:“而又加以開合,傳以神情,宏以風藻,七言之體,至是大備。”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鄭曉》:“詩非所長,紀事之篇,風藻不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藻,漢語詞彙,現多用于古代文獻及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1. 本義與核心含義:

    • 風: 本義指空氣流動的現象,引申為風度、氣韻、教化、風俗等。在文學語境中,常指文章或言辭的風格、氣韻、感染力。
    • 藻: 本義指水草,引申為華麗的文辭、辭藻、修飾。
    • 風藻合義: 指富有文采、辭藻華美的文章或言辭。它強調文章不僅辭采華麗,更蘊含一定的風骨、氣韻或教化意義。核心在于文采斐然且有風緻。
  2. 古籍中的用法與引申:

    • 指華美的文章、辭章: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例如:
      • 《文心雕龍·時序》:“自宋武愛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雲構。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爾其缙紳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聯宗以龍章,顔謝重葉以鳳采;何範張沈之徒,亦不可勝數也。蓋聞之于世,故略舉大較。暨皇齊馭寶,運集休明:太祖以聖武膺箓,世祖以睿文纂業,文帝以貳離含章,高宗以上哲興運,并文明自天,緝遐景祚。今聖曆方興,文思光被,海嶽降神,才英秀發,馭飛龍于天衢,駕骐骥于萬裡,經典禮章,跨周轹漢,唐虞之文,其鼎盛乎!鴻風懿采,短筆敢陳;揚言贊時,請寄明哲。” 其中雖未直接出現“風藻”,但“鴻風懿采”即指宏大的風教和華美的文采,與“風藻”意近。後世常以“風藻”指代此類華美而有内涵的文章。
      • 《冊府元龜·卷五百五十一·詞臣部·才學》:“(唐)玄宗謂張說曰:‘卿家所撰《東封儀注》,甚有風藻。’” 這裡指張說撰寫的封禅儀注文辭華美典雅。
    • 指有文采、善辭章的人: 有時也用來形容人。例如:
      • 宋代筆記或文集中可能出現的用法,如稱某位文人“風藻俊逸”。
    • 蘊含風教與文采: 在一些語境中,“風藻”不僅指文采,還隱含了文章應具有的教化意義(風)與形式美(藻)的結合,體現了古代文質彬彬、文以載道的思想。

“風藻”是一個具有古典韻味的詞彙,主要含義是指文辭華美、富有風韻的文章或言辭。它強調文章在辭藻修飾(藻)之外,還需具備一定的氣度、風骨或教化内涵(風)。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多見于研究古代文學、曆史或引用古籍時。其權威釋義可參考古代經典文論(如《文心雕龍》)及大型類書(如《冊府元龜》)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風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文辭的華美修飾,常見于古代文學評論中。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基本釋義
    該詞指代詩文中的辭藻修飾,強調文字的精妙與藝術性。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薮》中提到通過“風藻”使七言詩體更趨完善。

  2. 文獻用例

    • 明代學者胡應麟用“宏以風藻”形容詩歌通過辭藻擴展意境;
    • 清代陳田在《明詩紀事》中評價鄭曉的紀事詩“風藻不匮”,即指其文辭豐富。
  3. 使用範圍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批評,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較為冷僻的書面用語。

注意:需留意部分文獻(如)中“風藻”為人名用例,與詞義無關,需結合語境區分。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典籍及辭書定義,但因來源權威性有限,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工具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拜官年罷政卑亂北羅酆比周不緊長三長拖拖長雄查頭鯿笞棰舛和畜恨單憂極瘁搗衣頂部端肅封神演義顧接貆豬回中獲印賤身棘霸诘治驚才絶豔渴脗孔多誇蛾列曹陵邈盲風妬雨毛火蟲黾俛靡旗米曲飄揚譬使齊衡秋物榷場雀立人質如許燒燌收孰隨鸾俗流填壑天壤之隔調制解調器提封渟淖捅馬蜂窩通順亡國虜偉貌勿庸小鬼頭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