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馮翊的意思、馮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馮翊的解釋

(1).渾沌。 元 王冕 《題申屠子迪篆刻卷》詩:“我昔聞諸太古初,馮翊窅窅安可摹。”參見“ 馮馮翼翼 ”。

(2).郡名。 唐 賈島 《送殷侍禦起同州》詩:“ 馮翊 蒲西 郡,沙岡擁地形。” 元 王逢 《後無題》詩之二:“ 吐蕃 回紇 使何如? 馮翊 扶風 守太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馮翊是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和官職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曆史地理名稱

  1. 行政區域

    馮翊原為漢代“三輔”之一,即左馮翊,與京兆尹、右扶風并稱,管轄區域位于今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大緻涵蓋渭南、大荔、蒲城等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立,東漢時期治所遷至高陵縣,三國魏時改稱馮翊郡。

  2. 名稱演變

    “馮翊”一詞源自《詩經》“馮翼孝德”,意為“輔佐王政”。該地名在隋唐後逐漸廢止,但作為曆史地理概念,仍被《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等權威文獻收錄。

二、官職名稱

  1. 職能與地位

    漢代“左馮翊”既是行政區名,也是官職名,主管京畿地區的民政、司法與治安,秩祿二千石,位列九卿,相當于郡守但地位更高。《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其職責為“典職京師,以綏百姓”。

  2. 後世影響

    該官職制度延續至南北朝,後逐漸被州郡制取代。唐代學者顔師古在《漢書注》中特别強調:“馮,輔也;翊,佐也”,進一步闡明其名稱的政治内涵。

(注:引用來源為《漢語大詞典》《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漢書》及《漢書注》等典籍,具體鍊接因古籍無公開電子版暫略,讀者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馮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詞義

  1. 渾沌之意
    源自古代文獻,如元朝王冕詩句“馮翊窅窅安可摹”,此處“馮翊”形容混沌未分的狀态,與“馮馮翼翼”相關,指宇宙初開的朦胧景象。

  2. 古代地名
    主要包含兩個曆史階段:

    • 漢代“左馮翊”:漢武帝時期設立,為“三輔”之一(與京兆尹、右扶風并稱),負責治理關中東部,轄區涵蓋今陝西渭河北部及洛河下遊地區,治所初設高陵,東漢末遷至臨晉(今大荔縣)。
    • 三國至隋唐的馮翊郡:曹魏時期改左馮翊為馮翊郡,轄境縮小至韓城、白水等地,北周時廢置,隋唐時一度改同州為馮翊郡,後複稱同州。

二、曆史沿革

三、其他相關用法

“馮翊”的核心含義為古代地名,尤其指漢代至隋唐的關中行政區域;其“渾沌”義項多見于詩文,屬文學化表達。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白荅拜鬼求神百損黃抱打不平奔月不足之處乘剛遲命傳承船首翠繞珠圍膽破心驚跌足獨撫頓門惡語相加發祥地發癢孚釋廣夏鬼咤狼嚎鼓行河東獅吼橫七竪八鬨鬭闳闳見兵賤妓吉當當解房街尾金毳敬身禁呪積暑攔門連娟立眉豎眼鄰右蠡酌管闚胪句謾蔽明征暮禮晨參南嶽壽鋪攤牽絆清嘉青襟石尤市子死亂酸辣湯蹄齧同樂會望而卻步玩誤婺劇蝦目香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