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焚林的意思、焚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焚林的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 介之推 從 晉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隱入 綿山 ,後 晉文公 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後以“焚林”為求取賢士的典故。《周書·蘇亮等傳論》:“既焚林而訪 阮 ,亦牓道以求 孫 ,可謂野無遺才,朝多君子。” 唐 韋蟾 《上元》詩之三:“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唐 吳仁璧 《投謝錢武肅》詩:“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焚林”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焚燒森林,字面意義為破壞性極大的行為。例如古代戰争中,焚燒敵方林木以削弱其戰鬥力,引申為毀滅性決策或行動。

  2. 成語中的引申義
    在成語中常與其他詞搭配,強調短視或極端手段。例如:

    • 焚林竭澤:比喻隻顧眼前利益,過度索取資源。
    •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形容不留餘地地索取,忽視長遠後果。

二、曆史典故中的特殊含義

源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介之推與晉文公”的故事:


三、總結

“焚林”既可指具象的破壞行為,也可在文學中象征極端手段或求賢典故,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查看更多相關成語或曆史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林(fén lín)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 意思:焚林是指燒毀森林或大面積林地的行為,通常是為了開墾土地、采集資源或進行農業活動。 - 拆分部首和筆畫:焚(火字旁)+ 林(木字旁) - 來源:焚林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的《王逸注》中,描述了古代人們采用焚燒的方式開墾土地的情況。 - 繁體字:焚林 -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變化 - 例句:為了擴大農田,有些人不顧自然環境的保護,采取焚林的方式進行開墾。 組詞:焚燒、焚洗、森林、開墾、采集、資源 近義詞:焚燒、燒毀、毀林 反義詞:保護、護林、綠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