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月露的意思、風雲月露的詳細解釋
風雲月露的解釋
《隋書·李谔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後即用“風雲月露”指绮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 清 鄭燮 《焦山别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其間風雲月露之辭,悖理傷道之作,不可勝數,常恨不得 始皇 而燒之。”《紅樓夢》第八一回:“雖懂得幾句詩詞,也是胡謅亂道的;就是好了,也不過是風雲月露,與一生的正事,毫無關涉。” 清 李慈銘 《書淩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後》:“流及 六朝 ,愈尚華藻,波靡遞下,乃有風雲月露之譏。”
詞語分解
- 風雲的解釋 .風和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林壑清其顧盼,風雲蕩其懷抱。” ********* 《紅燭·太陽吟》:“這裡的風雲另帶一般顔色,這裡鳥兒唱的
- 月露的解釋 月光下的露滴。 唐 杜甫 《贻華陽柳少府》詩:“火雲洗月露,絶壁上朝暾。” 仇兆鳌 注:“月下之露,洗出火雲。” 宋 柳永 《玉蝴蝶》詞:“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宋 陸遊 《月
網絡擴展解釋
“風雲月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fēng yún yuè lù,原指以自然景物為題材、注重辭藻修飾卻缺乏實質内容的詩文,後多用于形容浮華空洞的文學創作。
詳細解釋:
-
本義與出處
源自《隋書·李谔傳》:“連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此句批評南北朝時期文壇追求辭藻華麗而内容空虛的風氣,将這類作品比作僅描繪風雲、月露等自然表象的堆砌。
-
引申含義
成語現多用于貶義,指詩文或創作過于注重形式美,缺乏思想深度或實際意義,例如清代鄭燮曾評此類作品“悖理傷道”,《紅樓夢》中亦借人物之口諷刺這類“胡謅亂道”的辭章。
-
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常作賓語。
- 示例:
“他的文章雖辭藻華麗,卻如風雲月露,讀後難有共鳴。”
(近義詞:風花雪月;反義詞:言之有物)
補充說明:
- 該成語在繁體中文中寫作「風雲月露」,常見于古典文學批評。
- 使用場景多針對文學、藝術創作,強調内容與形式的平衡,避免華而不實。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雲月露》這個詞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意思是形容人才出衆、非常出色。它由四個字組成,其中風、雲、月和露都是獨立的漢字。風的部首是風,筆畫數是四;雲的部首是雨,筆畫數是十一;月的部首是肉,筆畫數是四;露的部首是雨,筆畫數是十一。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詩詞中,用來贊美傑出的人才。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風雲月露」。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例如,可能會寫成「風雲月露」或「風雲月露」。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他的才華在音樂界猶如風雲月露般璀璨。」在組詞方面,由于《風雲月露》本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成語,沒有常用的相關組詞。但是可以使用近義詞來替代,例如「出類拔萃」或者「獨步群倫」。與之相反的意思則可以用「平庸」或者「平凡」來表達。總結來說,《風雲月露》是一個形容人才出衆的成語,用來贊美非常出色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