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床的意思、半床的詳細解釋
半床的解釋
(1).亦作“ 半床 ”。不滿一床。 北周 庾信 《小園賦》:“落葉半牀,狂花滿屋。”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之二:“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紅樓夢》第三八回:“半床落月蛩聲切,萬裡寒雲雁陣遲。”
(2).古代對單身男子征收賦稅所定的名目。 北齊 稅制規定已娶者征收絹一匹,綿八兩,凡十斤,稱一床;未娶者減半,稱半床。見《通典·食貨五》。《隋書·食貨志》:“舊制,未娶者輸半牀租調, 陽翟 一郡,戶至數萬,籍多無妻。”
詞語分解
- 半的解釋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圓。半百(五十,多指歲數)。 不完全的:多半。半島。半透明。半脫産。 在中間: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點。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床的解釋 床 á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鋪。木床。床榻。 像床的東西:車床。機床。河床。 量詞,用于被褥等:兩床被。 井上圍欄:“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漿”。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半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釋義:
-
字面含義:不滿一床
- 指物品未鋪滿整張床,常用于文學描寫。例如北周庾信《小園賦》中的“落葉半牀”,前蜀韋莊《清平樂》的“半床斜月”,均以“半床”營造空寂意境(、、)。
-
古代稅制術語
- 源自北齊時期的賦稅政策:已娶男子需繳納絹一匹、綿八兩(合計十斤),稱為“一床”;未婚者稅額減半,即“半床”。此制在《通典·食貨五》中有明确記載(、)。
補充說明:
- 部分詞典(如)提到“半床”可引申為夫妻感情疏遠,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史資料,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需查閱古文原典(如《通典》)或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半床:這個詞意思是指"半個床鋪"或者"半張床",常用來形容夫妻或情侶之間的疏離或分離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半床的拆分部首是"卩"和"廣",其中"卩"為右部部首,表示字形結構上的一部分,"廣"為底部部首,表示字形結構上的一部分。半床共有7個筆畫。
來源:半床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即由一個表示"半個"的"半"字和表示"床"的"床"字組成。
繁體:在繁體字中,半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半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半床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半"和"床"兩個字形組合而成。
例句: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彼此之間的疏離,就像是半床的狀态。
組詞:半床沒有明确的固定組詞,但可以作為一個詞語或短語的一部分出現,比如半床之間、半床之隔等。
近義詞:類似的詞語有半張床、半睡半醒等。
反義詞:相反的詞語有一床之隔、同床共枕等。
我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