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魯的意思、東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魯的解釋

(1).原指 春秋 魯國 。後以指 魯 地(相當今 山東省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 東魯 ,習隱 南郭 。” 李善 注引《莊子》:“ 魯 君聞 顔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顔闔 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者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矣。” 唐 李白 《贈武十七谔》詩:“愛子隔 東魯 ,空悲斷腸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二公表章經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屬之 東魯 聖人之裔,誠不愧儒雅風流矣。” 黎元洪 《檄山東文》:“ 東魯 開化最早,文明獨先。”

(2).指 孔子 。 孔子 為 春秋 魯 人,故稱。《陳書·周弘正傳》:“ 東魯 絶編之思, 西伯 幽憂之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魯”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地理含義

  1. 原指春秋時期的魯國
    魯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位于今山東省南部,以曲阜為中心。例如《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中“學遁東魯”即指魯國。

  2. 後泛指今山東省地區
    隨着曆史演變,“東魯”逐漸成為山東省的代稱。如《陳書·周弘正傳》提到“東魯絕編之思”,即以“東魯”指代山東地域文化。

二、文化象征

  1. 代指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故“東魯”常被用來借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例如《陳書》中“東魯絕編”暗喻孔子研讀《周易》“韋編三絕”的典故。

三、文獻用例

“東魯”兼具地理與文化的雙重内涵,既指曆史上的魯國及山東地區,也象征以孔子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傳統。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魯》是指魯國東部地區,也可以指代山東省的别稱。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一”和“魚”,筆畫共計12畫。 《東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魯國,魯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大國,位于今山東省的東部地區。因此,魯國的東部地區被稱為《東魯》。 在繁體字中,《東魯》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用來表示《東魯》的字可能有所不同,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這些變化不會改變《東魯》這個詞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正在計劃去東魯旅行。 2. 他的家人都生活在東魯地區。 3. 《東魯》是魯國的東部地區的别稱。 與《東魯》相關的組詞包括:山東、魯國、魯東、魯南等。 近義詞可以有:山東、魯東。 暫時沒有找到與《東魯》相反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