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郊的意思、東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郊的解釋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于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别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閑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郊”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地理及文學層面進行解析:

  1. 曆史特定含義
    西周時期,特指東都王城(今洛陽)以東的郊外。周滅商後,将殷商遺民遷居于此,以便管控。例如《尚書·君陳》記載周公遷殷民至成周東郊,并由臣子君陳監管。

  2. 廣義地理概念
    泛指都城或城市東部的郊外。如《禮記·月令》描述天子率衆臣于立春日在東郊舉行迎春儀式,漢班固《西都賦》提到“東郊有通溝大漕”,均指都城以東的區域。

  3. 文學與日常應用
    唐代韋應物《東郊》詩以“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描繪官場束縛與郊遊暢快,體現自然意象與情感表達。現代用例中,如昆明學院農校中專部位于“東郊跑馬山”,指城市東部的郊區。

該詞兼具曆史特指與泛化地理指向,既承載古代遷民治理的背景,也用于描述方位或文學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郊》的意思

《東郊》是指城市、城區或城牆的東部地區。通常用來描述某個城市的東部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郊》的拆分部首是「阝」,即部首「阜」的變體。它的筆畫數為5畫。

來源

《東郊》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東」指的是方位詞,表示方位的東邊;「郊」則意指城外的地方。因此,《東郊》這個詞就是指城市的東部地區,也可以理解為城市的郊區。

繁體寫法

《東郊》的繁體寫法是「東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東郊」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這裡給出一種常見的古寫法:「東郊」。

例句

1. 我們計劃在明天早上去東郊遠足。

2. 這家餐館位于城市的東郊。

組詞

東郊地區、東郊小鎮、東郊風情、東郊公園

近義詞

東部郊區、城市東區、郊區東部

反義詞

西郊、南郊、北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