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際的意思、第一國際的詳細解釋
第一國際的解釋
[the First In ternational of 1864-1875] 即國際工人協會。無産階級的第一個國際性組織,1864年成立,1876年宣告解散
詳細解釋
即“國際工人協會”。世界無産階級第一個群衆性國際組織。1864年9月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工人會議上宣告成立。馬克思出席了大會,并起草了《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國際工人協會臨時章程》,提出“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的口號。1876年因組織形式不適應形勢發展而宣布解散。18 * 第二國際成立後,國際工人協會被稱為第一國際。
詞語分解
- 第一的解釋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首要的,最重要的質量第一詳細解釋.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史記·呂太後本紀》:“太傅 産 、丞相 平 等言, 武信侯 呂祿 上侯,位次第一,請立為 趙王 。” 宋 蘇
- 國際的解釋 在各國及其公民之間或中間;關于各國的交往;由兩個或更多國家參加;兩個或更多國家共有或影響兩個或更多國家國際交往國際地位國際關系國際法國際音标國際标準國際博覽會詳細解釋.國與國之間;世界各國之間。如:
網絡擴展解釋
第一國際是19世紀中後期成立的無産階級國際組織,正式名稱為“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成立背景
第一國際成立于1864年9月28日,由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在倫敦發起,旨在聯合全球無産階級共同反抗資本主義剝削。其成立背景包括:
- 工業革命影響:19世紀中葉歐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工人階級生活條件惡化,催生了聯合鬥争的需求。
- 波蘭起義推動:1863年波蘭人民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直接促使各國工人代表召開會議,最終成立第一國際。
2.核心目标與綱領
馬克思起草了《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明确提出:
- 鬥争目标: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産階級政權。
- 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最高權力機構為代表大會。
- 口號:“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
3.主要活動與鬥争
第一國際在12年間開展了以下工作:
- 支持工人運動:如聲援巴黎公社革命,指導各國罷工争取權益。
- 思想路線鬥争:反對蒲魯東主義、工聯主義、巴枯甯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思潮。
4.曆史意義與影響
- 國際聯合的先驅:首次實現多國工人階級的跨地區組織化合作。
- 馬克思主義傳播:通過文件起草和鬥争實踐,确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指導地位。
- 後續運動基礎:為第二國際、共産國際等組織積累了經驗。
5.解散原因
1876年,因歐洲反動勢力鎮壓、内部派系分裂以及組織形式不適應新形勢,第一國際在美國費城宣布解散。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人物關系分析,、和中的紀錄片與紀念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第一國際,是指1864年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也被稱為工人階級的國際組織。現在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第"字的部首是 "一",它的筆畫數是一筆;"國"字的部首是 "囗", 它的筆畫數是四筆;"際"字的部首是 "阝",它的筆畫數是四筆。
《第一國際》這個詞來源于國際工人協會成立時的名稱,以表示這是全球範圍内最早的工人階級團體。在繁體字中,"第一國際"的寫法保持一緻,沒有特殊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保持一緻,所以"第一國際"在古代并沒有特别不同的寫法。
例句:"第一國際"強調了國際工人階級的團結和鬥争。
一些和"第一國際"相關的詞語有:國際主義、工人階級團結、國際工人運動。
"第一國際"的反義詞可能是"第二國際",指的是1889年成立的第二國際,它與第一國際在一些理論和戰略上有所分歧。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