厎席的意思、厎席的詳細解釋
厎席的解釋
細密的蒲席。《書·顧命》:“西序東嚮,敷重厎席。” 孔 傳:“厎,蒻蘋。”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雲:“厎,青蒲也。”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履部》“厎”字:“青蒲為席,柔滑而平也。”一說,細竹席。參閱 孔穎達 疏。
詞語分解
- 厎的解釋 厎 ǐ 古同“砥”,砥砺;砥柱。 平:厎平(平均)。 終:厎止(終止)。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厎席”是古代文獻中提到的席子類型,具體釋義如下:
-
基本釋義
指細密的蒲席,常用于古代禮儀場合的鋪設。出自《尚書·顧命》中的記載:“西序東嚮,敷重厎席”,描述周成王喪禮時西側牆邊鋪設多層厎席的場景。
-
材質争議
- 青蒲說:漢代學者馬融認為“厎”是青蒲(一種柔滑的蒲草),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支持此觀點,稱其“柔滑而平”。
- 細竹席說:唐代孔穎達的注疏提出另一種解釋,認為厎席可能是細竹編織的席子。
-
功能與象征
作為禮儀用具,厎席的細密質地可能象征莊重與潔淨,常用于重要儀式或王室場合,體現古代禮制的嚴謹性。
以上解釋綜合了《尚書》原文及曆代學者的注解,具體材質因文獻記載差異存在不同觀點,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厎席》是一個漢字詞,詞義為“折疊的床席”。下面是關于《厎席》的一些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厎席》的部首是“廠”和“已”,總共有9個筆畫。
- 來源:《厎席》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用來形容可以折疊的床席。
- 繁體字:《厎席》的繁體字寫作「厏席」。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厎席》的寫法與現代有些許不同,具體細節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依然表達了可以折疊的床席之意。
- 例句:他習慣性地将厎席鋪在客廳地上,用作臨時的坐墊。
- 組詞:厎席主要用于指代床席,沒有明确的相關組詞。
- 近義詞:其他與《厎席》具有相似意義的詞語包括“床席”、“席子”。
- 反義詞:《厎席》的反義詞可能是“不可折疊的床席”或者“固定式床鋪”。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關于《厎席》的内容,請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