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位的意思、帝位的詳細解釋
帝位的解釋
皇位;天子之位。《易·履》:“履帝位而不疚。”《書·舜典》:“帝曰:‘格汝 舜 ,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更始 因其資以據帝位。”
詞語分解
- 帝的解釋 帝 ì 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上帝。玉皇大帝。 君主:帝王。皇帝。稱帝。帝制。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網絡擴展解釋
“帝位”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方面:
一、基本釋義
指皇位或天子之位,即古代帝王的統治地位。這一概念在中國古代政治體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象征意義,代表最高統治權。
二、古籍出處
- 《易經·履卦》記載:“履帝位而不疚”,強調帝王踐行職責時應無過失。
- 《尚書·舜典》記載堯禅讓帝位給舜的過程:“汝陟帝位”,反映古代權力交接儀式。
- 《後漢書》提到更始帝“據帝位”,體現帝位與政權合法性的關聯。
三、相關概念
- 同義詞:大位(如《詩經》毛傳注“大位”即帝位)、皇位、天位。
- 特征:常與“禅讓”“繼承”“争奪”等動詞搭配,反映權力更疊過程。
四、用法示例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政權合法性,如《獻帝傳》用“徙帝位”表達權力轉移,漢代更始帝“據帝位”則暗含憑借資源獲得統治權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重編國語辭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帝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帝位指的是皇帝的地位或權力,意味着統治者的地位和權威。
拆分部首和筆畫:帝位的拆分部首是土,左部為"示",右部為"田",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帝位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帝字代表皇帝的地位和統治權力,位字表示地位和職位。
繁體:帝位的繁體字保持不變,仍然是「帝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帝位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他終于登上了帝位,成為了一代偉大的皇帝。
組詞:帝國、帝王、帝室、帝都等。
近義詞:皇權、王權、尊位等。
反義詞:臣位、庶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