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頭地腦的意思、地頭地腦的詳細解釋
地頭地腦的解釋
指田地的邊緣或角落。 周立波 《在一個星期天裡》:“老班子總是利用園邊土角栽一塊麻,蓄一蓬粽葉,又在地頭地腦栽些桐子樹,種點棕樹。” 林斤瀾 《春雷》:“比如耪地,總把整塊的分派給大家,自己拾掇地頭地腦。”
詞語分解
- 地頭的解釋 ∶田地的邊緣小夥子們圍坐在地頭上 〈方〉∶當地;本地他初來乍到,地頭兒生 〈方〉∶終點;目的地這列車怎麼還不到地頭兒? ∶書頁下端的空白處詳細解釋.田地的兩頭。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
- 腦的解釋 腦 (腦) ǎ 高等動物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在顱腔裡,主管感覺和運動。人腦又是思想記憶等心理活動的器官:腦髓。腦子(a.腦;b.指思考、記憶等能力)。腦筋。腦海。腦際。腦殼。腦顱。腦神經。腦下垂體。腦
網絡擴展解釋
“地頭地腦”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農田中較為零散或邊緣的區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指田地的邊緣、角落或零散的小塊土地,通常不屬于耕作的核心區域。
- 擴展理解:可引申為事物中不顯眼、容易被忽視的部分,或指代非核心的細碎事務。
2.用法與例句
- 實際語境:常用于農業或生活場景,描述對邊角土地的利用。例如:
- 周立波在作品中提到:“老班子……在地頭地腦栽些桐子樹,種點棕樹。”
- 林斤瀾在《春雷》中寫道:“比如耪地,總把整塊的分派給大家,自己拾掇地頭地腦。”
3.發音與注音
- 拼音:dì tóu dì nǎo
- 注音符號:ㄉㄧˋ ㄊㄡˊ ㄉㄧˋ ㄋㄠˇ
4.近義詞與相關詞
- 近義詞:田邊地角、邊角地塊
- 反義詞:良田沃土、核心區域
該詞反映了傳統農耕文化中對土地資源的精細利用,常見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方言用法,中提到的文學作品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頭地腦》的意思
《地頭地腦》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思維或言談謙虛、謹慎的樣子。表示一個人不敢妄自封裝,總是以謙虛、低調的态度面對人和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地頭地腦》的拆分部首是“土”和“頭”。整個詞語的筆畫數目共14畫。
來源
《地頭地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北夢瑣言》中,原文寫作“思慮居每偷疑地頭地腦,慮事小固宜且慮全。”這段文字後來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思維缜密、小心謹慎的樣子。
繁體
繁體字中《地頭地腦》的寫法為「地頭地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地頭地腦》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地首地腦」。
例句
他是一個地頭地腦的人,從來不敢誇誇其談。
組詞
地方、地面、地位、地道、思路、腦子、頭腦
近義詞
小心謹慎、小心翼翼、審慎、謹慎
反義詞
魯莽、輕率、大意、無憂無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