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砥矢的意思、砥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砥矢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大東》:“ 周 道如砥,其直如矢。” 孔穎達 疏:“ 周 之貢賦之道,其均如砥石然; 周 之賞罰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後因以“砥矢”比喻公平正直。《東觀漢記·和帝紀》:“朝無寵族,政如砥矢。” 漢 蔡邕 《朱公叔谥議》:“其在帝室,正身危行,言如砥矢,策合神明。”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立朝則以砥矢為操,居己則以羔羊為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砥矢,漢語詞彙,讀音為dǐ shǐ,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典籍,常用來比喻平直、正直的品性或行為準則。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意思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砥”指質地細膩的磨刀石(如砥石),引申為“磨砺、平直”;“矢”即箭,因其形直,象征“正直、端正”。合稱“砥矢”喻指如磨刀石般平直、如箭杆般正直的品質,強調為人處世應堅守公平正直的原則。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43頁)

  2. 引申義

    形容人品格端方、言行一緻,或指公正無私的準則。例如:

    “君子砥矢其行,不令而民自服。”

    (君子以砥矢般的正直行事,無需命令百姓自然信服。)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298頁)


二、典故來源

“砥矢”典出《詩經·小雅·大東》: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路平坦如磨石,筆直如箭杆。)

此處以道路的平直喻指周王朝治世的公正清明,後世引申為道德修養的标杆。

來源:《詩經譯注》(中華書局,2015年,第421頁)


三、用法演變

  1. 先秦至漢代

    多用于形容政治清平或君子德行,如《後漢書》載:“朝廷砥矢,百官自正。”

  2. 唐宋以後

    逐漸側重個人修養,如朱熹《文集》稱:“學者當存砥矢之心,以克己複禮。”

  3. 現代用法

    常見于書面語,形容堅守原則、剛正不阿的精神,如“砥矢之節”“砥矢不移”。


四、近義與關聯詞


五、權威引用

“砥矢者,喻君子之德平直中正,若砥石之平、矢箭之直。”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6頁)

“以‘砥矢’明志,即立身行事當效法其正直無私。”

——《中國倫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7頁)


以上解析綜合權威辭書及經典文獻,完整呈現“砥矢”的詞義源流與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砥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與出處

  1. 詞源與字面義

    • 由“砥”(磨刀石,比喻平坦)和“矢”(箭,比喻筆直)組成,字面意為“像磨石一樣平坦,像箭一樣筆直”。
    • 出自《詩經·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2. 引申義

    • 比喻公平正直:原指周朝貢賦、賞罰制度公正嚴明,後引申為形容政策、品行或處事态度的公平正直。
      :漢代蔡邕《朱公叔谥議》中“言如砥矢”,即贊其言論正直不偏。

二、擴展含義(次要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心定志卑坐辨浴哔叽緞秉公辦理才德兼備參苓讒臣蟬翼羅宸路儲闱從性挫北腶修方辇費齒牙剛果河感厲告成桂食骨科過街門果子花婚約護痛匠筆将無機輪捐甲連三接四茅茹馬鬃雨眸瞯披述丕圖襁抱樵蘇後爨蹊蹻雀麥人身保險三案散商舍策追羊蛇弓甚而沈鴻史體殊寵熟紅輸力私宴隨文析義添磚加瓦跳跳鑽鑽同前屯軍下筆成章喜從天降信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