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踧然的意思、踧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踧然的解釋

(1).驚懼不安貌。 宋 蘇轍 《龍川别志》卷上:“ 謂 因大行貶竄 王欽若 、 丁度 等,皆投之遠方…… 沂公 踧然而懼,因密謀去之。”

(2).恭敬貌。 宋 沉括 《萬年縣君許氏夫人墓志銘》:“有親者至,則出其婦子羅拜其前,擁嬰提稚,升降勸勞,莫不呴然有恩,踧然有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踧然(cù rán)是古漢語形容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恭敬謹慎的樣子

    形容人态度莊重謙恭,舉止謹慎。《論語·鄉黨》中描述孔子在朝廷的儀态“踧踖如也”,後引申為“踧然”,體現對禮節與場合的敬畏。例如《後漢書·張湛傳》記載其“遇妻子若嚴君,及在鄉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言行間可見踧然之态。

  2. 驚懼不安的樣子

    表内心惶恐、局促不安的狀态。清代梁章钜《退庵隨筆·躬行》引《朱子語類》:“敬不是隻恁踧然危坐,須是身心收斂如有所畏”,此處強調因敬畏而産生的緊張感。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踧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驚懼不安貌
    指人因受驚或緊張而表現出局促不安的狀态,多用于描述心理層面的慌亂。例如在《後漢書·皇後紀》中記載“後即踧然起立”,此處可理解為因突然事件引發的緊張反應。

  2. 恭敬貌
    也可表示謙遜有禮的姿态,如《論語·鄉黨》中“複其位,踧踖如也”,此處的“踧”與“踧然”詞義相通,均體現恭敬态度。

注意:中标注拼音為“pò rán”,但根據《漢語大詞典》,“踧”标準讀音為“cù”,此處可能存在筆誤。建議使用時優先參考“cù rán”的發音,并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傲氣白面郎君百濯香寶镈鼻端生火并悉碧檐不擇車熬翅翼辭命蹈厲都候耑意杜黜頓锉二馬虎阏郁管雇古樓子孤尊和潤歡度火塘簡歡監誡監禁椒瘡給事跬步憐寵蓮子陵台零替臨曆輪替廟算暖房夜飯披發入山辟疆牆頭草俏媚七寶台七返靈砂铨度冗濁三清殿三通神館神婆手軸數論說诨經螳蠰抟沙作飯屠城望衡對宇瓦圩握發吐飧小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