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意思、定陵的詳細解釋
定陵的解釋
明 十三陵之一。 萬曆 帝 朱翊鈞 和 孝端 、 孝靖 兩後的陵墓。在 北京市 昌平 天壽山 。墓室由五個極其高大寬敞的石築殿堂聯結組成。前、中、後三殿及左右配殿有五重雕刻精美的石門。隨葬品有金冠、龍鳳冠、龍袍、谥寶、谥冊、金銀器、玉器、裝飾品和絲織品等。經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揭開了“地下宮殿”之謎,為研究 明 代曆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59年辟為定陵博物館。
詞語分解
- 定的解釋 定 ì 不動的,不變的:定額。定價。定律。定論。定期。定型。定義。定都(?)。定稿。定數(?)(a.規定數額;b.指天命;c.規定的數額)。斷定。規定。鑒定。 使不變動:定案。定罪。決定。确定。 平安
- 陵的解釋 陵 í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寝。 古同“淩”,侵犯,欺侮。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定陵”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多個層面解釋:
一、明代帝王陵墓(核心含義)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為明朝第13位皇帝萬曆帝(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後(孝端、孝靖)的合葬陵墓。
- 建造背景:始建于1584年,曆時6年建成,耗銀800萬兩,占地約18萬平方米。
- 建築特點:仿照永陵規制建造,輪廓呈“天圓地方”形,地下玄宮深27米,由五座石殿組成,出土金冠、龍袍等3000餘件珍貴文物。
- 曆史意義:是中國唯一經主動考古發掘的明代帝王陵墓(1956-1958年),其發掘為研究明史提供了實物依據,但也因技術限制導緻部分文物損毀,此後國家禁止主動發掘帝王陵。
二、詞語的衍生含義
- 象征帝王去世
清代起,“定陵”被引申為皇帝或皇後去世的代稱,源自帝王陵墓的命名傳統。
- 地名來源
河南舞陽“定陵”一名中的“定”可能取“安定疆土”之意,“陵”指當地沙河與灰河交彙處的丘陵地貌。
三、文化影響
定陵與故宮、長城并稱北京三大文化旅遊地标,1959年設立博物館對外開放,成為研究明代建築與禮制的重要遺址。
如需進一步了解定陵的文物細節或遊覽信息,可參考明定陵博物館的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陵》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明确安排的陵墓。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宀”,表示屋頂,第二個部首是“令”,表示命令或指定。這個字共有12個筆畫。
《定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陵墓的命名方式。古時候,帝王會親自告訴臣子自己死後的葬地。這種明确安排陵墓位置的方式被稱為《定陵》。
《定陵》的繁體寫法為「定陵」。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人在書寫《定陵》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差别。
以下是一個使用《定陵》一詞的例句:李白墓在洛陽,是一座著名的《定陵》。
與《定陵》相關的組詞有:定位、定名、定規等。
近義詞包括:定墓、确立墓地。
反義詞可以是:隨意、不确定。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