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風波的意思、定風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風波的解釋

(1). 唐 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以 五代 歐陽炯 所作為正格。雙調六十二字,平韻仄韻互用。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醉瓊枝》。

(2).曲牌名。用于諸宮調及南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蘇轼《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詞意解析

一、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期間。詞前小序"沙湖道中遇雨"記錄了創作契機:蘇轼與友人途中突遇暴雨,衆人狼狽避雨,唯他泰然自若,雨霁後遂作此詞,借自然風雨隱喻人生際遇。


二、原文與譯文
原文節選: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白話譯文:
不必理會穿林打葉的雨聲,何不吟詠長嘯、緩步前行?竹杖草鞋輕便勝過騎馬,有何可懼?一身蓑衣笑對煙雨度平生。
料峭春風将酒意吹散,微感寒意,山頭的斜陽卻溫暖相迎。回望走過的風雨蕭瑟處,歸去時,心中已無風雨也無晴。


三、逐句解析

  1. "莫聽穿林打葉聲"

    • "莫聽"二字展現超然态度,強調不被外界紛擾所困。穿林打葉的急雨象征人生困境,蘇轼以豁達姿态化解。
  2. "竹杖芒鞋輕勝馬"

    • 對比"竹杖芒鞋"與"騎馬",體現返璞歸真的生活哲學,暗喻放下名利束縛後的心靈自由。
  3. "一蓑煙雨任平生"

    • "煙雨"既指自然風雨,也指政治浮沉。以"任"字表達接納人生起伏的坦然,展現道家超脫境界。
  4. "也無風雨也無晴"

    • 結尾升華主題:超越順逆二元對立,達到"心外無物"的禅意境界。風雨與晴明皆為表象,内心澄明方為歸宿。

四、主題思想
全詞通過"遇雨—避雨—雨霁"的日常小事,诠釋了蘇轼"曠達超脫"的人生觀:


注:如需完整賞析或更多版本解析,可參考、5、6、12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風波》是一首著名的古代詞曲,下面給你一些相關信息:

詞意

《定風波》的意思是"穩定風浪"或"平息風潮"。這首詞曲描繪了一個人的内心波瀾起伏,最後找到了内心的安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定風波》的部首是"讠"和"風",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定風波》是元代文學家蘇轼創作的,他在寫這首詞曲時受到了江南風景和他個人經曆的啟發。

繁體

《定風波》的繁體字是《定風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包括一些部首和字形的差異。不過,《定風波》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他的内心像《定風波》一樣在經曆起伏,最終找到了内心的平靜。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定心、風波、定定風風。

近義詞:平靜、安定。

反義詞:波動、激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