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ound;the earth’s surface] ∶地球的表面
離地面8000米的高度
(2) [district;region]∶地區(多指行政區域)
先頭部隊已經進入江蘇地面
(3) [local;in the locatity]∶當地
他在地面兒上很有名望
(4) [ground structure]∶建築物内房屋的底部結構
水泥地面
(1).地表面。《元史·天文志一》:“混天儀也,其制以銅為之,平設單環,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凖地面。” 魯迅 《書信集·緻曹靖華》:“這裡近來熱極了,我寓的室内九十二度,聽說屋外的空中百另二度,地面百三十餘度雲。”
(2).房屋等建築物内部及周圍的地上用某種材料鋪築的表層。《通雅·宮室》:“ 照陽殿 以金為仰陽,銀為地面。”如:方磚地面;水泥地面。
(3).地區;地方。 元 楊景賢 《西遊記·女王逼婚》:“ 大唐 國師,去西天取經,從俺地面過,俺索接他去。”《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操 大喜,令軍馬且行,問:‘前面是那裡地面?’”《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這樣鄉村地面,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4).當地;本地。 曹禺 《日出》第一幕:“告他們!告誰呀?他們都跟地面上的人有來往,怎麼告?”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 元茂屯 的自衛隊留下十二棵大槍,保護地面,其餘都歸 馬連長 帶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地面漢語 快速查詢。
“地面”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地球的固體表層,與“天空”“地下”相對。例如:“飛機降落時接觸地面”“地面溫度升高”。這是最廣泛的自然地理概念,涵蓋土壤、岩石、植被等自然構成。
2. 建築與工程領域
指建築物内部的基底或樓層表面,如地闆、地坪。例如:“鋪設大理石地面”“地面防滑處理”。此時強調人工鋪設的結構層,可能包含混凝土、瓷磚等材料。
3. 空間方位描述
用于區分垂直空間層次,如“地面以上30米”或“地面以下車庫”。在軍事、航空等領域尤為重要,如“地面雷達監測”指部署于地表的設備。
4. 比喻與抽象用法
可引申為“基礎”或“實際工作”,例如:“政策要落實到地面”指具體實施;“地面調查”強調實地考察而非理論分析。在商業中,“地面推廣”指線下實體活動。
5. 特殊領域術語
擴展補充:
在古漢語中,“地”與“天”對應哲學概念(如“天地之道”),而“地面”更偏向實體空間。現代用法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地面部隊”指陸軍,“地面站”指衛星通信設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