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滴溜的意思、滴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滴溜的解釋

[falling down] 〈方〉∶一滴一滴地落下

她傷心地說着,淚珠滴溜而下

詳細解釋

(1).形容很圓。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明滴溜冰輪出海角,光燦爛紅日轉山崖。”《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回:“ 素姐 伸出胳膊,露出腿來,打的像紫茄子一般,腫的滴溜着。”《中國民間故事選·巴拉根倉的故事》:“ 若顔 老婆兩隻眼睜得滴溜圓。”

(2).形容聲音的圓潤宛轉。 明 袁宏道 《春江引》:“百舌欲止復衝人,一聲滴溜芳蹊裡。”

(3).形容旋轉或轉動快速。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三折:“老漢挑起擔兒,恰待要走,則見那相公滴溜的撥回馬來。” 楊朔 《三千裡江山》四:“這人身量很矮,兩隻眼睛跟龍燈似的,滴溜骨碌透活。”

(4).圓滑,狡猾。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兒不覓錢,他每都錯怨天。”

(5).液體一滴一滴地下墜。 許傑 《白雪的消融》:“我們的檐前也曾滴溜着初融的冰水。” 秦兆陽 《賈大奇自述》:“ 老賈 的嘴巴也就不知不覺地張開了,一滴口水滴溜下來了。”

(6).方言。提,提起。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一折:“滴溜着腳踢拳墩,哎,你個身着紫衣堂候官,欺負俺這面雕金印射糧軍。” 明 沉榜 《宛署雜記·民風二》:“提曰滴溜着。”《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講力量,考武舉的頭號石頭不夠他一滴溜的。”《醒世姻緣傳》第十回:“﹝ 高氏 ﹞一邊説着,一邊滴溜着裙子,穿着往外走。”

(7).留下,剩下。 元 劉庭信 《寨兒令·戒嫖蕩》曲:“咫尺的月缺花殘,滴溜着枕剩衾寒。” 元 張鳴善 《水仙子·譏時》曲:“ 孟郊 寒、 賈島 瘦、 相如 病,剛滴溜得老性命,偏今宵夢境難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滴溜”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和方言差異而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液體滴落
    在方言中,常表示液體“一滴一滴地落下”,如淚珠或水滴。例如:“她傷心地說着,淚珠滴溜而下。”

  2. 旋轉或快速動作
    形容物體快速轉動或突然改變方向的動作。例如元曲《漁樵記》中“滴溜的撥回馬來”,或現代例句“眼睛滴溜滴溜轉”。

  3. 形容圓潤或圓形
    可指物體形狀圓潤,如“明滴溜冰輪出海角”(形容月亮);也可形容聲音圓潤宛轉。

  4. 圓滑、狡猾
    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為,如元曲《兩世姻緣》中“滴溜的猱兒不覓錢”,暗指圓滑之人。

  5. 方言中的其他用法
    部分地區引申為“提起、懸空”或“留下、剩下”。例如:“滴溜起籃子”“滴溜些剩飯”。


注意:以上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部分用法多見于古代文學或方言,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滴溜》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物體快速旋轉、滑動的動作或狀态。該詞由水的聲音“滴滴”和物體快速旋轉的聲音“溜溜”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物體旋轉滑動時産生的聲音和動作。下面是有關《滴溜》的一些拆分部首和筆畫信息: - 部首:水(氵)和火(火) - 筆畫:共有12筆(滴:8筆,溜:4筆) 該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比如,《滴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滴溜」。古代寫法變化較多,根據時代和地域的不同,有時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以下是幾個使用《滴溜》的例句: 1. 小孩的陀螺一旋轉,就發出了滴溜溜的聲音。 2. 在冬天的早晨,滴溜下雨的聲音敲打着窗戶。 3. 她的滑闆技術很好,一滑動起來就像滴溜一樣。 《滴溜》可以組合成一些相關詞語: 1. 滴溜球:一種玩具,球體内有凹凸結構,使其在旋轉時發出滴溜的聲音。 2. 滴溜滾動:形容物體滾動時如滴溜一般快速。 3. 滴溜快速:形容行動迅速,如滴溜一樣迅疾。 與《滴溜》相近的詞語有:轉動、旋轉、滾動等;而與之相反的詞語則沒有明顯反義詞。 總結:《滴溜》是一個形容物體快速旋轉、滑動的詞語,源于水的滴落和物體旋轉滑動的聲音。在古代的繁體字中寫作「滴溜」。它可以用于形容動作或狀态,并可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如滴溜球、滴溜滾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