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德行的意思、砥砺德行的詳細解釋
砥砺德行的解釋
磨煉品德行為。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奮發向上。
例句: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
詞語分解
- 砥砺的解釋 磨刀石 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山海經;西山經》 ∶磨煉砥砺革命意志 ∶勉勵互相砥砺詳細解釋亦作“ 砥厲 ”。.磨石。《山海經·西山經》:“西南三百六十裡,曰 崦嵫之山 …… 苕水 出焉,而西流
- 德行的解釋 譏諷人的話,表示瞧不起别人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用此詞你看他那個德行詳細解釋道德品行。《易·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孔穎達 疏:“德行謂人才堪任之優劣。”《孟子·公孫丑上》:“ 宰我
網絡擴展解釋
“砥砺德行”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ǐ lì dé xíng,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自我磨煉提升品德修養,形容對自身要求嚴格、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解析
- “砥砺”:原指磨刀石(細者為砥,粗者為砺),引申為“磨煉、鍛煉”。
- “德行”:指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
合起來意為通過不斷自我約束與努力,提升道德境界。
-
核心思想
強調在道德和行為上追求卓越,尤其在外部環境複雜或道德風氣不佳時,更需主動修身。
二、出處與背景
該詞因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中的使用而廣為人知。
- 原文背景:1917年,蔡元培針對當時社會“道德淪喪,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的現象,提出大學生應“砥砺德行”,成為社會道德表率。
- 教育意義:倡導通過自我修養抵禦不良風氣,體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傳統。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
多作定語、謂語,如:
- “學者需砥砺德行,方能成就大業。”
- “他一生砥砺德行,堪稱楷模。”
-
適用場景
適用于強調個人修養、教育引導或道德倡導的語境,如學術讨論、品德教育等。
四、近義與延伸
- 近義詞:修身養性、克己慎獨、嚴于律己。
- 反義詞:自甘堕落、放任自流。
- 現代意義:在當代社會,該詞常被用于鼓勵青年堅守道德準則,抵禦浮躁風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蔡元培演說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砥砺德行(dǐ lì dé xíng),意思是磨砺、錘煉品德和行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石(矶)部和行部。石(矶)部表示石頭,行部表示行走。其中的石(矶)部有5畫,行部有6畫。《說文解字》記載,石部表示平整的石頭,代表磨砺,行部表示行走,代表行為。這兩部合在一起,形成了砥砺德行。
“砥砺德行”一詞最早來源于《孟子·離婁上》:“君子砥砺其志,修其身。”意思是君子磨砺自己的志向,修養自己的身體。後來,這個詞成為了形容人們通過不斷努力修身養性、提高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的過程。
在繁體字中,砥砺德行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砥砺德行」。
在古代漢字中,砥的寫法稍有不同。古代砥字的寫法是「厄+止+口」。
例如,我們可以用「砥砺德行」來構成如下的例句:
1. 通過刻苦學習和不懈努力,他砥砺德行,終于考上了重點大學。
2. 讓我們一起砥砺德行,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和砥砺德行相關的組詞有:砥砺奮進、砥砺前行、砥砺毅志等。
砥砺德行的近義詞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立德、弘揚正氣等。反義詞沒有一個特定的詞彙來與之相對應,因為砥砺德行的概念本身并沒有直接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