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ll the roll]∶按順序叫名字
(2) [mention sb. by name]∶指出某人的姓名
點名批評
(1).查點人員數目時依次叫名字。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七七:“諸行百戲都呈藝,樂局伶官叫點名。”《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學道出來點名,點到童生 金躍 , 匡超人 遞個眼色與他。” 吳組缃 《山洪》三一:“各隊集合,先由隊長點名。”
(2).指名。 巴金 《懷念蕭珊》一:“從外地到作協分會來串連的人可以隨意點名叫我出去示衆,還要自報罪行。” 柯岩 《船長》:“那個老船長從來沒正眼看過 貝漢廷 一眼,但在挑選二副時,他卻點名要 貝漢廷 。”
(3).指裝點門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止生得他一個,甚是嬌養溺愛,從小不教他出外邊來的,隻在家中讀些點名的書籍。” 王古魯 注:“ 吳 俗語中,至今稱人名不符實的做‘叫名頭’……此處的點名是説‘敷衍門面’的意思。”
“點名”是一個多場景使用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方面:
一、基本含義
按名冊核查人員
指在特定場合(如學校、會議等)按順序逐一叫名字,确認人員是否在場。例如教師上課前通過點名記錄學生出勤情況。
指名道姓
指明确提及某人姓名,通常帶有針對性。例如“領導點名讓他負責項目”或“點名批評違規行為”。
二、詳細解釋與擴展用法
教育與管理場景
作為學校或組織的常規管理手段,點名用于統計參與人數、維護紀律。
網絡文化中的延伸
在社交媒體中,“點名”演變為一種互動遊戲:用戶回答指定問題後,繼續邀請他人參與,形成連鎖傳播。
曆史與文學中的使用
宋代文獻《湖州歌》已有“樂局伶官叫點名”的描述,說明該詞在古代活動組織中的用途。
例句參考
通過不同語境,“點名”既可體現規範性管理,也能反映社交互動中的趣味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