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酹的意思、奠酹的詳細解釋
奠酹的解釋
猶奠酒。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汝南範滂孟博》:“上闕奠酹,下困糊口,非孝道也。”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嗚呼!爾魂在幾,爾骨在棺;吾親奠酹,於爾牀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引 姚秀英 《姑蘇上冢》詩:“不到 山塘 十五年,舊時女伴話依然。雙親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
詞語分解
- 奠的解釋 奠 à 向死者供獻祭品緻敬:祭奠。奠酒。 穩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穩固安定,如“奠奠基礎”)。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 酹的解釋 酹 è 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一樽還酹江月”。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奠酹”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àn lèi,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祭祀或哀悼儀式中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在祭祀或紀念儀式中,将酒灑于地面以表達對逝者、神靈的敬意或哀思。這一行為常見于古代喪禮、祭祀活動中,帶有追思和禮儀性質。
曆史背景與用法
-
儀式意義
奠酹源于古代祭祀禮儀,屬于“奠酒”的一種形式,通過灑酒的動作傳遞對逝者的懷念或對神靈的敬奉。例如:
- 唐代白居易在祭文中提到:“吾親奠酹于爾床前”,表達對亡兄的哀思。
- 清代袁枚詩句“雙親奠酹悲泉路”也體現了祭祀中的哀悼之意。
-
動作描述
通常指将酒水緩緩傾灑于地面或特定位置,象征逝者或神靈享用祭品,同時寄托生者的情感。
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 奠酒:與“奠酹”含義相近,但“奠酹”更強調灑酒的動作和儀式感。
- 酹祭:同指以酒祭祀,但“奠酹”更偏向禮儀程式,而“酹祭”可泛指整個祭祀活動。
常見誤區
- 部分資料(如)将“奠酹”解釋為宴會敬酒,可能是混淆了“奠酒”在不同場景下的用法。根據古籍文獻,其核心含義仍與祭祀相關。
“奠酹”是古代禮儀中表達哀悼或敬奉的儀式行為,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風俗通》《隨園詩話》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奠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奠酹(dian4lao2)是一個動詞,表示在祭祀或慶典儀式中奠酒以示敬意。這個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常見,通常用于形容莊重而莊嚴的場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奠酹拆分的部首是酉(yǒu)和酉(yǒu),其中左邊的酉是部首,并且擁有七個筆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奠酹是從古代的祭祀儀式中演變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奠酹的寫法是「奠醪」。
例句:
1. 在祖先的祭祀儀式上,家族成員要奠酹以示尊敬。
2. 在隆重的慶典上,************人将奠酹祝酒,表示對國家的祝福。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奠祭、奠辭、奠基、酒奠
近義詞:敬酒、緻酒、行酒儀式
反義詞:拒酒、棄酒、散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