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跳龍門的鯉魚頭額觸撞石壁。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鱣,鮪也。出 鞏穴 ,三月則上渡 龍門 ,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後因以“點額”指仕途失意或應試落第。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鱣,鮪也。出 鞏穴 ,三月則上渡 龍門 ,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唐 李白 《贈崔侍禦》詩:“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宋 梅堯臣 《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詩:“怊悵以送君,緻龍翻點額。”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逢世》:“乘流妨點額,一躍可成龍。”
2.以筆點頭額,吉祥之兆。事本《北齊書·文宣帝紀》:“既為王,夢人以筆點己額。旦以告館客 王曇哲 曰:‘吾其退乎?’ 曇哲 再拜賀曰:‘王上加點,便成主字,乃當進也。’”
“點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文化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點額》是一個兼容詞,既可以用作動詞,也可以用作名詞。
拆分部首:皿 + 目
總計筆畫:9畫
《點額》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它可能是方言中的詞語或者是網絡流行語的變體。
《點額》在繁體字中也寫作「點額」,拆分部首和筆畫保持相同。
古代漢字不包含現代漢字中的《點額》這個詞語,因此在古代漢字中沒有對應的寫法。
動詞用法例句:他點額了我的名字。(He mentioned my name.)
名詞用法例句:我會給你一點額。(I'll give you a little bit.)
點石成金、點火、點亮、點綴、額頭、額外
提及、談到、說到、講起
忽略、接受、無視、遺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