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别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後因以“白雲親舍”為思念親人的典故。 明 金銮 《醉太平·送葉泮西内台》套曲:“青燈旅館添歸夢,白雲親舍覓征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将》:“水驛山城煙靄,花村酒肆塵埋。百裡白雲親舍近,不得斑衣效 老萊 ,從軍心事乖。”
“白雲親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ái yún qīn shè,主要用于表達對遠方父母的深切思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親”指父母,“舍”指居住的地方。字面可理解為“父母居住的白雲之下”,比喻遊子客居他鄉時對父母的牽挂。
引申含義:
泛指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尤其強調因距離遙遠、音信難通而産生的眷戀。
曆史背景:
出自《新唐書·狄仁傑傳》。唐代名臣狄仁傑任并州法曹參軍時,父母居于河陽(今河南孟州)。他登太行山遠眺,見白雲孤飛,對隨從感歎:“吾親舍其下。”伫立良久,直至雲移方離去。
典故意義:
通過“白雲”這一意象,将自然景象與思親之情結合,生動刻畫了遊子對父母的眷戀。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通常作主語或賓語。
例句:
“南望白雲親舍在,故鄉回首凄凄。” ——清·孔尚任《桃花扇》
近義詞:
“白雲孤飛”(同源典故的另一種表述)。
盡管古代交通、通訊不便的背景已改變,但“白雲親舍”仍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漂泊者對家鄉父母的思念,具有跨越時代的情感共鳴。
這一成語以狄仁傑的典故為核心,通過詩意化的表達,成為中華文化中思親之情的經典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新唐書》或相關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